Search for:
Menu
Skip to content
關於一小步 About us
忙碌公民日誌 Journal
專題庫 Feature
行出一小步
與社區人食餐飯
要不要住在一起?
一起活着
開一間改變世界的小店
行在地上
成為少數族裔的好鄰居
小步台灣
實習生的實驗
亞公角山社區實驗
少年啟蒙記
大家的社區小故事
煮一個新年本土靚餸
成為一位社區營造者
做一個街坊故事館
讓藝術與社區對話
辦一所民間學堂
行動者故事館 Stories
世界 Be a traveller
信仰 Heaven on earth
媒體 media as conscience
社區 connect the people
綠色 sustain our land
藝術 life is art
一小步實驗室 Trial and Error Lab
試錯工作室 Trial Workshop
搞錯星期五 Error Friday
About us
參與「一小步」recruit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與社區人食餐飯
【與社區人食餐飯 4】街坊帶路:讓社區導賞成為街坊的發電站
2018 / 07 / 27
行出一小步
我們的覺醒,時代一小步
2018 / 07 / 06
與社區人食餐飯
【與社區人食餐飯3】灣仔廣義梁柏堅:忙碌公民,其實是幸福的
2018 / 03 / 20
與社區人食餐飯
【與社區人食餐飯2】Go Cup走杯:真係好想人人帶私家杯出街
2018 / 03 / 14
與社區人食餐飯
【與社區人食餐飯1】盲蹤踪:想講你知,跟視障朋友攝影好快樂
2018 / 03 / 06
要不要住在一起?
老圍林叔叔:親手為街坊打造一個無污水家園
2018 / 02 / 09
亞公角山社區實驗
亞公角自家社區實驗:一次跟官員和議員打交道的公民經驗
2018 / 02 / 02
要不要住在一起?
好宅:共住背後,藏了更大力量
2018 / 01 / 17
要不要住在一起?
龐一鳴:為什麼要住在一起?── 共居的社會意義(下)
2018 / 01 / 08
要不要住在一起?
龐一鳴:為什麼要住在一起?── 拉闊共居的想像(上)
2017 / 12 / 29
要不要住在一起?
藍屋探訪記:一隻貓,一羣新舊居民,串連起一個社區
2017 / 12 / 13
實習生的實驗
【實習生的實驗】不求人:不如試下自己做衫?
2017 / 11 / 09
社區 connect the people
Run Of Page:讓跑步和讀書的汗水灑進社區
2017 / 11 / 03
實習生的實驗
【編輯的實驗】如何購買負擔得起,又漂亮的慢時裝?
2017 / 10 / 24
實習生的實驗
【實習生的實驗】問清楚:到底什麼是「血汗工廠」?
2017 / 10 / 12
實習生的實驗
【實習生的實驗】隨街拍:You are what you wear?
2017 / 10 / 01
實習生的實驗
實習生的實驗2017:老編的血汗間條衫
2017 / 09 / 28
社區 connect the people
閒地攤:送舊物到地攤再生的拾荒青年
2017 / 09 / 07
亞公角山社區實驗
一年一度的亞公角社區實驗:一次爭取開放草地的實驗
2017 / 08 / 22
一起活着
正視青年自殺社工陣線:為學生鬆綁的救亡行動
2017 / 08 / 18
一起活着
死嘢:認真幫人「找死」的死亡使者
2017 / 08 / 10
一起活着
山城樹窿:為同學開一個隱密的同輩輔導室
2017 / 07 / 28
一起活着
許寶強 X 學生:讓我們討論自殺 (下)
2017 / 07 / 19
一起活着
許寶強 X 學生:讓我們討論自殺 (上)
2017 / 07 / 18
社區 connect the people
GreenPrice:畢業前,開一間賣過期食品的超市
2017 / 06 / 30
社區 connect the people
生活書社:畢業前,開一間學習生活的小店
2017 / 06 / 19
社區 connect the people
王美鳳:開一個難民廚房,讓大家都到我們這裏來
2017 / 05 / 24
社區 connect the people
陳家良:願單車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2017 / 05 / 12
成為少數族裔的好鄰居
John Erni:用文化研究跟少數族裔同行
2017 / 04 / 19
社區 connect the people
軸物行者:在土瓜灣重建之前,用單車載街坊愉快一程
2017 / 03 / 30
成為少數族裔的好鄰居
土家:來學烏都語,一門本土常用的「外語」
2017 / 03 / 24
成為少數族裔的好鄰居
Translate for her:WhatsApp上的姊妹信箱
2017 / 03 / 06
成為少數族裔的好鄰居
[行動實錄]在九龍清真寺漫遊一個下午
2017 / 02 / 23
成為少數族裔的好鄰居
共融館:讓街坊跟巴基斯坦鄰居做個friend
2017 / 02 / 17
搞錯星期五 Error Friday
謝斐:尋找職志之旅,就是尋找生活之道
2017 / 01 / 27
搞錯星期五 Error Friday
JupYeah 執嘢:擁有愈少物質,我們生活愈「少確幸」
2017 / 01 / 13
小步台灣
人生百味:用盡所有方法點亮街頭
2016 / 10 / 14
實習生的實驗
過幾天徹底的輪椅生活,可以嗎?
2016 / 10 / 08
實習生的實驗
兩個星期只吃素,可以嗎?
2016 / 09 / 28
實習生的實驗
用20天減少一半生活垃圾,可行嗎?
2016 / 09 / 23
實習生的實驗
在街頭開發一個迷你「非正規公共空間」,可行嗎?
2016 / 09 / 14
實習生的實驗
實習生的實驗 2016:那些需要身體力行的事
2016 / 09 / 14
成為一位社區營造者
街坊書櫃:為天水圍人開一個隨街閱讀的平台
2016 / 08 / 26
亞公角山社區實驗
我哋又嚟社區實驗:亞公角山順風車
2016 / 08 / 05
社區 connect the people
阿謙:開一個讓街坊休息的空間
2016 / 07 / 21
成為一位社區營造者
德昌里三號:一個人搞的社區中心?
2016 / 04 / 11
熱門文章
展開新一輪的學習
罷課至今,超過一個月。 你可以不同意,「佔中」已經結束—–或者是佔領最終是由另一種形式發生,沒有 […]
走到這一步
兩個星期,恍如隔世。 「公民廣場」(政總東翼前地)被衝擊過後守衛依舊深嚴,也間接造成「公民廣場」這個空間概念遍地開花── […]
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
這個星期,忙碌公民不僅是忙碌,而是天天在奔跑。我們已經分不出今天是星期幾,今天是假期還是平日。因為所有的事情如光速般跑過 […]
蛋撻:你真的捨得我們這些在你身邊,一齊奮鬥過的人?
「新新青年互助委員會」*與「一小步 Littlepost」在這個夏天,全城搜尋,找來「10個唔願走的青年」;他們雖有年輕 […]
其實我們要學什麼?
我是所謂的中大「老老老鬼」,即是早已畢業好多年的同學。 昨天,0922,穿上白衣,在背包掛上黃絲帶,我和同事「假扮」學生 […]
小野:留下來,一同梳理問題核心
「新新青年互助委員會」*與「一小步 Littlepost」在這個夏天,全城搜尋,找來「10個唔願走的青年」;他們雖有年輕 […]
罷,還是不罷
九月是開學月,今年這個月好像特別「多事幹」,首先有個中秋節,然後今天再來個八號波,還有下週罷課。學生可能暗喜老師俾唔切功 […]
唔願走的Geeio:溝通是一條出路
「新新青年互助委員會」*與「一小步 Littlepost」在這個夏天,全城搜尋,找來「10個唔願走的青年」;他們雖有年輕 […]
一年容易又中秋
老實說,我呢,其實不怎麼喜歡中秋節。 原因有幾個: 1) 假期太短 2) 不喜歡吃月餅 3) 不喜歡見到大量月餅鐵盒 4 […]
告別O仔牌
[編按: 「香港一年」系列,由Breakazine! 突破書誌策劃, 計劃由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走進這城 […]
雞蛋的集體意志
想了好一會,這個星期的公民日誌才動得了筆。 很多人都說「一小步」的名字起得好,但在這個在香港從政制的根本擺明「出晒事」, […]
肥輝:生係香港人,走係香港鬼
「新新青年互助委員會」*與「一小步 Littlepost」在這個夏天,全城搜尋,找來「10個唔願走的青年」;他們雖有年輕 […]
繪製我們獨有的風光 (3)
「我們想推廣本土農業,保存農業知識。我們只不過是拿出自己的專長和學過的技巧,來幫忙記錄這事。菜園村已經被拆,如果無人做記 […]
IVY:讓城鄉關係在香港發生
「新新青年互助委員會」*與「一小步 Littlepost」在這個夏天,全城搜尋,找來「10個唔願走的青年」;他們雖有年輕 […]
繪製我們的獨有風光(2)
為什麼會談起社區地圖呢? 這個欄目的意思,在於互相提醒身為公民,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做的一小步。除了簽名、遊行、靜坐、到沙灘 […]
< previous page
1
2
3
…
10
11
12
13
14
15
16
…
20
21
22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