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以為自己在行善,但有沒有好心做壞事?往山區探訪幾天,就能讓孩子受教育?把舊衣捐給慈善團體,真的為第三世界帶來蔽體的衣服嗎?台灣網媒《NPOst》就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

身為忙碌公民,我們一直想要令社會變得更美好,於是身體力行者,會無償做社區工作、到非牟利團體做義工、參加慈善步行籌款;未能投身其中者,也會捐款、捐物資;不一而足。

我們都以為,自己一直在做好事。但有否想過,我們是做對了事嗎?往山區支教探訪幾天,就能讓孩子受教育?把舊衣捐給慈善團體,真的為第三世界居民帶來蔽體的衣服嗎?更尖銳的是,究竟眼前向我們求助的弱勢朋友,是否最需要援助?為什麼手上的資源要給他而不是另一個他?

這些問題,或許我們偶爾閃過腦海,卻沒時間尋根究底。從2012年開始運作的台灣資訊網站《Npost公益交流站》,就花上許多功夫,透過翻譯外國文章、做採訪、寫專題及評論等,讓大眾釐清扶貧、行善等概念;也透過深度分析和活動,給台灣社福界從業員交流資訊與躬身自省的機會。

今天的香港貧富懸殊嚴重,經常爭拗資源分配問題;如此理性的討論平台,也許是我們所需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吳哲銘(中)、葉靜倫(右)及林磬(左)是NPost的團隊,由公益報道到活動都由他們一手策劃。

吳哲銘(中)、葉靜倫(右)及林磬(左)是NPost的團隊,由公益報道到活動都由他們一手策劃。

 

當我們好心做壞事

「綠色和平」早前調查指出,香港人平均每年棄置11萬噸紡織物;「棄置」不一定指把衣物丟到垃圾桶,當中包括放到舊衣回收箱,又或捐給慈善團體。咦,你我好像也是舊衣捐贈的常客吧?

「在台灣,每年捐贈的二手衣物同樣非常多;可是有很多機構無力處理這麼龐大的衣物;問題是,很多人並不是抱着捐贈的出發點,而是處理垃圾的心態。」《NPOst 公益交流站》(下稱NPOst )主編葉靜倫每當看到一些社會的慈善現象,都會思考能否真的幫助弱勢。她一早觀察到二手衣物捐贈的問題。「我看到有些機構拿到一些破破爛爛、發霉的衣服,根本不可能穿。很明顯是捐贈者沒有把衣服處理好就捐給人家。你怎能想像偏鄉的小孩或朋友,去穿這些衣服?」

捐贈二手衣服,是慈善行動,還是為了清空衣櫃?(資料圖片)

捐贈二手衣服,是慈善行動,還是為了清空衣櫃?(資料圖片)

於是,她找人翻譯《當我們的二手衣再也無法倒給窮人,你會少買一點嗎?》一文,放到NPOst 。文章題到「東非共同體」計劃於 2019 年前全面禁止進口二手衣,原因是單單在烏干達,每年從美國進口的二手衣就有1,500 噸;令當地本土成衣業大為萎縮;「東非共同體」認為禁止大多源自富裕國家的舊衣買賣,就能振興當地成衣業。「作者是美國人,美國每年可能捐幾十噸衣服到非洲,作者列舉這些現象和數據,讓讀者反思捐贈衣服是源自fast fashion(快速時尚)的消費模式。我們也希望能藉此反省捐贈衣服這善行,可能並不是幫助一些發展中國家。」這文章甫刊載,便成為近半來來NPOst 瀏覽量最高的文章。

為什麼文章會那麼「爆紅」?因它揭破一般人對於捐助物資的真相 —— 原來我們一直裝作行善積陰德,去讓第三世界去處理我們的「垃圾」;它甚至告訴我們,這會成為一些國家的傷害。

 

戳中行善思維的核心

這就是NPOst 一直努力的事情,批判行善者或慈善機構習以為常的想法,令大眾和非牟利組織(台灣叫NPO)的公益事業走向正確的軌道

台灣的非牟利組織,其實存在什麼問題?「台灣非政府組織或非牟利組織(NGO、NPO)發展蓬勃,但是做事方法、想法都比較傳統。而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跟國際接軌也較緩慢。」NPOst 副執行長吳哲銘再舉一個例子。「佛教組織『慈濟』在台灣收捐款量是最高的,但帶來很多爭議。例如他們真的往往最早到災場的,讓災民最先獲得幫助;他們也會在災場蓋『大愛村』讓災民入住,可是他們要原住民遵守不能吃肉喝酒的規則。於是有人就說,他們是『善霸』,善信的霸道。」香港人不難想像這種由善意製造的文化衝突。而當中的爭議,還有更多包括募款過程、善款去向等等的爭論。「一些人覺得對慈濟施予那麼多的捐款,卻不知道有否運用到對的地方。」

需要解難和教育的,或許也是大眾對於慈善的思維。NPOst 於是請來長期在非牟利組織圈服務的作者,拆穿大部分台灣社會組織殘酷現實,「在批判慈濟的過程中,其實也同樣要批判其他組織是否做得比慈濟更好,有點像『要刮別人鬍子,先把自己的刮乾淨』的意味。可是在如此輿論氛圍底下,有人會以為我們支持慈濟。文章下的留言挺多,但論點多是執着於『善霸』。」他苦笑起來,「我們甚至給駭客攻擊呢。」

 

營造理智討論的空間

但這正正是NPOst 想要做的行,讓大家深度討論慈善其實應該怎樣做,學習不盲挺或盲反。「從這樣的事情,我們更加確認我們的路線 —— 在非牟利組織圈裏面,讓NPOst 發揮功能,不管人們是支持或是反對,能讓大家充分和熱烈的討論,這是我們所樂見的。」

NPOst 作為台灣的新媒體,是有一定優勢:「這樣的事情過去在傳統媒體比較難做,因他們不容易有這個邏輯跟思維。」

葉靜倫也認為,媒體不應只停留在報道上:「我覺得做媒體很大的責任,是引導正向的討論。不管是從採訪或是內容的編輯上,都應該能夠讓大眾有正向跟良性的討論。」媒體在她而言,是溝通的角色,「然後你能讓各方的社羣,彼此之間了解對方在做的事情和立場,並促成討論跟連結,這就做對了。」

葉靜倫(左):

葉靜倫(左):做媒體不能只做報道,更有責任引導大眾有正向的討論,以及了解公義。

 

不成為「好人」圍爐取暖之地

而隨着台灣愈來愈多青年人願意加入NGO、 NPO工作,NPOst更希望藉新媒體平台,用比較新的方式,讓他們能夠在網絡上更快知道NGO 與 NPO最新的進展。

「我們在提供一個online 的new community,讓台灣所有NGO和NPO的從業員,了解彼此相關的信息及運作。」

同時,吳哲銘也盼望網站成為社福界與羣眾溝通的媒介。「一般人怎樣知道,例如老人照顧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哪些社福界的專業服務來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我們很想NPOst 讓更多專業組織,在這個地方找到面向一般民眾的出口。」

香港人很明白這樣的難處 —— 社福界有太多述語、法例、規條和背景,一般人實在難以進入及明白;例如最近沸沸揚揚的私營院舍問題,若不是社福界的圈中人,實在不可能理出完整脈絡。「對!社福界這一羣人除了跟大眾募款,其實更要解釋他們的專業服務及及社會問題,這是他們不同於一般人的責任與使命;所以我們不想由得這一羣人只聚在一起取暖,訴說圍內的事。」NPOst 用的方法,除了發布文章,也希望未來跟傳統媒體合作,以直播或討論的方式,讓一般受眾也跟社福界有所互動。

 

出身慈善更會自省

不過,NPOst 並不汲汲於用媒體去改變社會,他們還舉行很多活動;例如每年舉行年會,找國際講者分享;每月亦有「公益爆米花」 討論會,讓關心公義的線上讀者,面對面跟台灣講者交流,「例如今年台東受尼伯特風災重創,於是我們這個月(8月)就想做台東風災專題,不只聚焦於這個風災,也因為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有重大風災,像莫拉克、八八風災等,可是救災援助的方式卻一直沒有進步;在一次一次的教訓以後,其實都沒有改進多少。」葉靜倫很希望通過各方討論和關注,能令台灣的風災救援得到改善。

而談起「爆米花」的由來,他們還是看到希望,「當初構想這名字的時候,是因為玉米、奶油加熱,產生變化;通常在活動中,我們都會安排、引導參加者現場自我介紹,而每次來的人亦是根據不同的主題和議題參加。來的人都是臥虎藏龍,除了一般市民或學生,更有關於這議題領域上的社福從業員,有些甚至是主管,來關心和參與這樣的主題。」吳哲銘認為,把討論帶回他們的專業,或許真的能為社會帶來一些變化

葉靜倫也相信,不能永遠只做online媒體,「只做媒體好像跟讀者很遙遠啊!實體活動是很重要的,可以跟社羣建立討論空間,在活動中也可跟大家了解反饋。」

就是這幾架「胖卡」,跑了很多年台灣偏鄉組織,去做科技輔導。(圖片來源http://npost.tw/)

就是這幾架「胖卡」,跑了很多年台灣偏鄉組織,去做科技輔導。(圖片來源http://npost.tw/)

看到NPOst 這媒體在慈善和公益上,花上極大的關注和氣力,可說是名符其實的倡議型媒體;原因在於他們正正出身於此。NPOst 所屬公司「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於2008年有個叫「胖卡」的計劃,員工會開一台小貨車,持續為一些台灣偏鄉社會組織做輔導服務,讓他們透過簡單的電腦裝置和網上設置,令服務更有效率和節省資源,例如教導年老修女用facetime,就不用每星期開3小時車去鄉下開會。有份參與「胖卡」的吳哲銘說:「當我們擁有這些NPO的輔導經驗,那怎樣整理?用媒體或是好方法,因為我們不可能每一家偏僻的社會組織都去得到,但若把這些服務的概念和精神文字化,透過媒體的方式傳達,就能得到更大的擴散和傳播效果。

NPOst 是費盡心思,去讓好人,做對的好事。

葉靜倫只抿抿嘴,給我們用一個故事作結。「台灣一直有很多自發性的志工(義工)。有一個志工跑去南投,就是電影《賽德克巴來》那個部落,那人跟原住民的小孩說,『你的爸爸不工作,只會喝酒,讓我來照顧你,你就是我的小孩子,讓我用十年來翻轉你的人生,養你上大學!』。這讓小孩父母非常討厭他,也跟部落的人發生很大衝突。我們於是做一系列專題報道,採訪他,也採訪部落的人,更探討當地社福、社工之類。當主流媒體只報道一下他跟原住民的衝突;但我們更想討論的是,是怎樣分配資源,以及怎樣去做好的事情,怎樣把事做對。後來我們就給他告。不過也沒有不開心呀,因為我們沒有做得不對。」

「或許人人都以為自己在做好事。可是怎樣才能幫助真正想要幫助的人,不能只有愛心。」簡單的一句,如此一矢中的。

(全文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