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er 是一間位於大澳小街的本地環保時裝店。
訪問當日是星期三,下着惱人的毛毛細雨。我們一行人,連同拍攝器材,跑到老遠的大澳。由東涌坐巴士,經過迂迴的嶼南路時,已經不期然想:在大澳開環保時裝店,搵到食嗎?
平日的大澳,沒有太多遊客,加上天氣不佳,連叫人坐船去看白海豚的姨姨,也只能有氣無力地向我們招手。我們早到了,店還未開,(是啊,是下午3時才開門的),就在附近的炭爐雞蛋仔店邊吃邊等。雞蛋仔伯伯點了煙,一臉悠閒。此時,EARTH.er的創辦人Benny騎着單車,在我們面前呼嘯而過。
這就是大澳的節奏。
一間開在這個水鄉的時裝店,打算怎樣改變世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叫 “EARTH.er”,是希望讓人有一種感覺,要做一個對地球有責任心的人。譬如我是一個設計師,我會定位自己是一個『地球設計師』(Earth Designer);有些人是老師,教育下一代,他們就是『地球老師』(Earth Teacher)。我想把這個銜頭,給所有關心地球的人,就稱之為EARTH.er。」Benny 說。
關心地球,與時裝的關係,其實好密切。在「快速時裝」(Fast Fashion)年代,整個時裝工業,本身就是一個很浪費的體系。根據綠色和平的報告,2014年香港出產了10萬噸廢棄衣物,平均每人拋掉15公斤衫。「換算」過來,大約就是102件Tee。過時了,唔興啦,着上身先知唔襯啦…… 衣服的死因有很多,但不變的問題是:誰可以接收這麼多的二手衫?
又例如,平價衣服品牌的連鎖店,成行成市。100元一件Tee、200元一件褸,我們只顧款式是否靚,卻很少問:「點解件衫可以咁平?」成本轉嫁到誰身上?做時裝用上的人工、水、電,誰付了?又或者問:「他們的製作過程有沒有污染河道?有沒有鏟走森林建大量工廠?」
來源:關鍵評論 The News Lens 〈你無法想像,平價時尚背後的剝削真相〉
愈想愈心寒,面紅耳赤。「所以,我其實是很討厭時裝工業的。」Benny 說。
吓?那又做時裝店?「是的,我是可以選擇其他方法,例如加入綠色和平去抗議、做倡議。但我覺得既然時裝業沒有人願意去了解這件事情,不如就由我去做和發聲。我希望向業內人士提出另一種生產時裝的價值和態度,同時讓這個行業以外的人知道有人正關注和回應如何生產時裝。」
用慢速時裝 回應速食時代
EARTH.er 的的產品都是自家設計,選擇用環保的方式去生產時裝,由衣物、背包到鞋子,多數由泰國北部和尼泊爾的村民運用傳統編織技巧,或天然的植物染料,減少對環境的傷害。他們的產品所選用的物料,都對大自然友善,例如:用回收的舊車呔造的鞋子,鞋底是由泰國回收車呔的工廠裁切而成,鞋面則是來自泰國北部或尼泊爾的麻布。目前已有一些製成品,正在試用階段,尚待測試結果。「這對鞋十分耐用,是我最滿意的產品。」
其實,EARTH.er跟大品牌一樣,也是找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們做貨的。然而,Benny確保這些生產者,能用自己的技術,賺取合理的工錢。「我下訂單時,很少跟他們討價還價,一來是因為我訂單少啦。但即使最後我發現付不起這個價錢,最多說下次再合作,我都不想『壓價』。」
除了金錢待遇合理,Benny和他的團隊也要學習適應不同地方的生產文化,不希望因為自己是付錢的,就要一面倒地要求對方跟上我們快速的節奏。「以泰國人為例,譬如你要做10件貨,他們會說只能做5件,不能要求他們多做5件,即使加錢也不行。其實他們不是懶惰──雖然在香港人的角度,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懶惰──他們只是不貪心而已。」
包容小瑕疵 打破惡性生產循環
小店製作,要與當地人不斷溝通,還要適應文化處境,所以EARTH.er的生產速度會比較慢,同時亦因為沒有人手、資源在那邊監工督導,三不五時就會遇上生產小失誤。「我曾經收過一批貨,衣服上的『鈕門』做得太小,扣不到鈕。」嗯嗯,當天我們幫襯買的一對麻布鞋,就附上一個只有一條繩的麻布索袋作小禮物。「哈,這也是另一個例子,我們明明是說要袋口兩邊各有一條繩,方便把袋口索起來,最後卻只有一邊有繩,很難把袋子索緊。」
面對這些情況,Benny在收到貨物之後,就自行安排修改,或者跟顧客解釋是因為人手製造,所以有一點點瑕疵。他不是沒有要求,反而是因為理解生產者的處境,所以選擇包容(當然也會向對方提出問題所在)。「大集團經常生產大量廉價衣服,就會壓搾當地的工廠,把生產成本降低,令當地人賺極少利潤,也不重視自己的技術和製成品,只想草草了事。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工人於是成了比機器廉價的工具,沒有尊嚴,也沒有機會了解整個生產過程,更遑論要怎樣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要怎樣提升工作品質。「他們不是沒有嘗試爭取提高價錢,只是因為時裝集團的訂單數量龐大,要是當地人失去一張訂單,隨時影響整間工廠的生計,於是他們要不面對無訂單的結果,要不就繼續接受被壓搾。」
Benny的訂單雖然少,但給他們尊嚴,也希望讓他們明自己的傳統技藝是有價有市的。「我們有一件用植物染的外套,其中一部分的布料是人手編織,而所用的紗線是逐條逐條用人手捲成。那塊布摸起的質感跟用機械編織的是完全不同。看着整個生產過程,實在十分感動。」這份感動,他希望無論是生產者抑或消費者都可以感受得到。
落戶大澳社區 重新演繹小店文化
雖說Benny是半個大澳人(自太爺那代已住大澳),如果想更多人明白環保時裝的理念,照常理,EARTH.er 應該在人流較多的地方開店呀?但在這裏,以我們當天觀察,平日一天可能只有4、5位客人。「上個禮拜只得0度(本年度最寒冷的日子),我們索性關門,反正應該也沒有人來大澳吧。」Benny也笑說。
這樣好嗎?
「我們做了2年左右,也曾被邀請在銅鑼灣開分店。但1年就結業,」他回應說,「我的店員們都表示不喜歡在那邊開舖,因為沒有客人會理會我們的講解。」在銅鑼灣,逛來逛去的都是連鎖店、大品牌、大商場,把小店埋沒在一式一樣的消費模式,反而更容易被忽略。「一間小小的時裝店,地方淺窄,客人其實都不會有心情或準備去聽每件產品背後的故事,而且當他們轉身出去,就有其他時裝店,更加不需要用心聽我們的介紹。」
「香港的小社區愈來愈少,令小店都慢慢消失。」Benny說,「從前在小社區行走,會對不同的店舖多一份好奇心,總會覺得這間小店的魚蛋比另一間好味,亦會細心觀察和品嚐。」可是,小社區和小店逐漸消失,換成大財團和連鎖店,我們再也不會期待店舖之間有差異,因為一切都被磨平統一。
反而是大澳較為緩慢的節奏,放假的氣氛,更適合讓人聽故事,和沈澱想想自己身為「地球人」的責任。
「在週末,人比較多,有些顧客也未必有心聆聽。我們倒比較喜歡平日,因為會選擇在這些日子到這裏的人,本身就抱着半旅遊的心態,較願意聽我們分享。我們還留意到,要是店舖關上一半門,就有很多人走進來一看究竟,因為他們選擇平日來大澳,本身就打算來認識一些事情,所以看到似乎有故事可以聽,他們就會擠進來。」
除了開店,他們也會擺市集和經營網購,這樣下來,還是可以慢慢擴展。「希望我們會有更多時間和資源,去鑽研一些對地球更有好處的產品。」他說,「品牌也建立了4年,是時候停一停,去思考前面的路應該怎樣行,或者要怎樣重點宣傳自己覺得最滿意的產品啊。」
他說的重點產品,就是前文提到周回收車呔造的鞋子。大概,做環保時裝,還是需要有車呔一樣的耐力和韌度,才可以再走漫漫長路。
(全文完)
Text / Kuen + Dy
photo / Andy Wo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看更多:
【開一間改變世界的小店】 (系列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