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步」 實習生每年的仲夏習作,是為沙田亞公角山進行社區實驗,整理後製成《亞公角報》。今年他們決定不靠區議員,嘗試解放這處一片長期關閉的草地!

每年暑假,「一小步」 都會跟實習生,在辦公室身處的亞公角山,來一次社區實驗,整理後製成實體的社區報《亞公角報》,派發給亞公角山生活或工作的人們。

不少人問道,這社區實驗,是給實習生的一份功課嗎?是一份為做而做的事情嗎?

不,不一定要做的。社區實驗的原點,是若發現一個社區問題,在徵集街坊意見後,構思一個解決辦法,然後反覆試驗,嘗試讓解決辦法成真,以切實改善社區問題。

那麼,亞公角山最近發生了有什麼問題?

不如,就由實習生親自發掘、試驗和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源起:山上沒有一片休憩之地

亞公角山,一個位處馬鞍山和沙田中間、海拔140米的山頭,有綠樹、蝴蝶、小鳥、花朵、野豬等;山上有6個院舍,是一個傷健共融的社區,超過600人在此生活,還有不少訪客到來探病、參加營會、練習單車等。

可是這小社區,卻連一張公家椅子、一個涼亭又或一個公園也沒有。院友、家屬、職工、居民即使想透透氣,也礙於欠缺低地台巴士,小巴班次也不頻密,令人不想(或不能)下山。而打掃亞公角山的清道夫,休息時也沒有一個公眾的瓦遮頭遮風擋雨。

其實在規劃署的網頁中,指「政府鼓勵市民參與康樂活動,並致力確保提供合適的康樂設施,以滿足市民的需要。」嗯,這傷健共融的亞公角山,的確需要公共康樂設施 —— 院舍附近沒有公眾地方讓院友休息散步;家屬來訪也不容易帶院友出外吹吹風。而平日各單位職員和住客,午飯或放工後,也鮮見一個地方透透氣的社區聚腳地

今年6月,初來「一小步」的實習生們,都好奇於這小山頭的一草一木,更被白普理寧養中心與突破青年村之間之間,一片鐵絲網圍住的草地迷倒,嚷道:「這裏可看到吐露港日出,禁止進入實在太可惜了!」這閒置空地,原來就是「亞公角食水配水庫」。

《亞公角報》過去辦過幾次社區實驗:2015年跟山友聯署申請增設低地台巴士線,去年倡議「亞公順風車」共乘計劃;那麼今年呢?這羣實習生說,不如就來一次開闊山友對亞公角山公眾設施想像的實驗?

給圍欄圍住的亞公角食水配水庫,草地可看到吐露港景致。

發現:原來山上有一片美麗草地

翻查水務處資料,發現香港共有170個食水配水庫,當中不少已開放,如石硤尾配水庫遊樂場、樂富配水庫休憩花園等。我們這背山面海的配水庫草地,也能開放給山友休息,甚至舉辦社區活動嗎?

再找到水務署可用作康樂及其他用途的配水庫上蓋的清單,發現亞公角食水配水庫上蓋,原來一直可供申請作康樂及其他用途的!我們再了解了申請方法:只要去信政府相關部門,包括水務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申請;若申請成功的話,當局進行一些修葺工程,以及處理好安全問題,相信就可以開放給公眾使用。

既然這麼簡單,或者不一定要由區議員去申請,市民也可以嘗試。於是我們就膽粗粗,進行這個把上蓋草地劃為公眾休憩用地的社區實驗。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的社區附近,有被圍欄圍住的配水庫,也可照辦煮碗申請啊!

《關於開放亞公角食水配水庫上蓋意見調查》問卷,用來了解山友對這區是否需要公共休憩設施的意見。

問卷調查:大家覺得要開放配水庫上蓋草地嗎?

可是開放亞公角食水配水庫的上蓋草地,只是我們一小撮人的心願嗎?

為收集配水庫上蓋草地的使用意見,我們於6月中製作了一份《關於開放亞公角食水配水庫上蓋意見調查》問卷,到港鐵沙田站及沙田醫院的67K小巴站,廣邀乘客填寫問卷,同時也在Facebook亞公角報專頁邀請山友回應。

做街頭問卷調查,的確不容易, 一些山友看到我們,會別過臉,說「不做了,不關我事」;可幸大部分都很友善,認得我們去年搞過「亞公順風車」計劃,更有人說至今仍有使用共乘計劃上山,十分鼓舞。

截止8月初,我們收到107份問卷,佔山上大概1/6人口。調查發現,接近9成人(87.9%)認為亞公角山上公共休憩空間不足。超過8成(83%)知道配水庫上蓋草地的存在,覺得草地適合開放亦超過8成(86%)

為什麼這草地適合開放?最多人認為原因是草地風景優美、地勢平坦(20%),又認為不應浪費這麽大片空間(8.6%)。有不少受訪者都說:「既然有草地,也不影響水庫運作,值得有多點空間給山上工作的人或病友,不應荒廢呀」。

但也有人考慮安全問題,例如3人擔心食水被污染,有1人說山上有野豬出沒,又怕晚上因地方僻靜而遇上賊人。

若日後草地真的開放了,大家想在那裏做什麼?

調查顯示,最多人認為不需要有什麼特別的活動,開就放可以了;當中最大部分人選擇在這裏休息散步(36%),然後是看風景(19%),繼而是野餐和音樂會(各佔15%)。山友還有許多創意提議:「我想露營,在山上觀星」、「放狗可以嗎?很少見小動物出現在山上」、「最好為院友舉辦靜態的聯誼活動,難得他們可以出來走走」;最好笑也最實用的有:「在草地放部快餐車,山上無啖好食呀」。

其實,有個草地給大家下班走下山時,來放放空;又或讓清道夫有個休息的地方,山友已經心滿意足。

《亞公角報》以圖畫展示了山友對於亞公角山食水配水庫,開放後的想像。

行動:一起為這片草地做點事

調查中,有80.2%的受訪者願意參與聯署,一同申請開放亞公角食水配水庫上蓋。8月11 日,我們就把在問卷調查中收集的95個市民署名,去信水務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申請長期開放

雖然上蓋草地尚未開放,山友只能從鐵絲網圍欄外,想像未來的風景;可是我們其實也可嘗試有限度地開放自己的地方,給山友休息。例如午飯時間,是否能讓山上其他單位員工或住客,內進參觀或到飯堂用膳?院舍舉辦開放日時,也通知大家參加?

若想索取最新的《亞公角報》,歡迎給亞公角報Facebook發個信息。

亞公角報會擔當報料站的角色,若知道山上哪裏舉辦活動,都會通知大家。只要踏出資源共享的一小步,便能為這小山注入更多活力和凝聚力;未來亦會不時公布配水庫上蓋的申請進度。

亞公角山雖是一個被遺忘的小山,但盼望藉着這些小小的行動,有天我們每個人,不論傷健,都能在這片公家草地上,輕鬆看風景、看書或聽音樂,擁有如此基本的生活權利

(全文完)

Text by  Angel + Kel (實習生)
Illustration by 天心 + Ann(實習生)
Photo by Gi  
Edit by Gi + Dy + Pakkin 

延伸閱讀:

亞公角山社區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