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步」在亞公角的社區行動開始了三個月,由溫度破錶的暑假開始,到現在開始涼涼地,是時候停下來,沉澱和組織一下這幾個月發生了什麼事。
回顧初衷
2015年,「一小步」做了一系列社區故事館的報道。我們回到自己的「基地」,我們每天上班的「突破青年村」所位於「亞公角山路」的小社區。這條山路的鄰舍都是社會裏有特別需要的朋友,有提供善終服務的;也為嚴重傷殘人士和弱能人士提供護理服務和院舍。
偏偏,這裏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只有一架綠色專線小巴67K。不論上班的職工,醫護人員,還是院友的家人,若不乘的士,就只有選擇這架小巴了。
我們以這個「社區需要」作為起點和問題,嘗試去認識這個地方和人,收集和整理大家的需要,再以行動反映和表達,也發掘了更多問題出來。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找了熟悉弱勢羣體需要的張超雄議員,談談為什麼院舍總會建在偏遠地方,也找了在亞公角山路的社區教會「方舟之家」的傳道人Max,了解這個社區院友們生活的狀況。
做訪問和搜集資料後,我們開始整理、寫稿,故事也刊登在「一小步」的網站,但要「在地」的街坊看得到,始終是有實體社區報會有效一些。於是我們出版了一期《亞公角報》,把山上各個建築物略為介紹,也有一些每天在這裏生活和工作的人才知道的軼事,好像這裏有型的清道夫叔叔,又報道了這裏有野豬出沒,這些是在上規劃的人未必知道的「小事」,但對街坊讀者來說,卻滿有價值,希望這小小的共鳴能成為營造由下而上的社區共識的第一步。
我們又找了自己機構的創辦人蔡元雲醫生,談「突破」與亞公角山如何結緣,故事刊登在機構刊物《突破人》中,讓「突破」的支持者也知道這個小社區的故事。
印好《亞公角報》和在facebook開好專頁後,我們開始在上班時間於小巴站派發報紙和做乘客問卷,了解街坊的意見和需要,同時邀請他們一起聯署,去信運輸署和巴士公司,要求低地台單層巴士駛經亞公角山路。
落地和真實的社區接觸
說實話,落街派報紙,其實比平時出去做街訪更緊張……平時做完訪問就可以閃,後會不知有無期,但在自己地頭跟「街坊」派報紙,做問卷,總有一種不能說明的尷尬感覺……
但話匣子一打開,我們經歷了從來沒有過的「社區」共同感:大家有着同一個解決不到的難題。
「係啦,架小巴真係好耐先一班呀!」
「小巴要等半個鐘呀,唔通日日搭的士咩?邊度負擔到呀?」
「如果夜晚搭,好多時都要等兩班添呀,全部人同時間收工嘛。」
我們派出了200多份《亞公角報》,做多100多份問卷,受訪街坊大部分跟我們一樣,都是在山上返工的院舍或機構職工。過了上班時間,大概10am、11am,就會有些家人和家傭來送飯探望,大家都希望這裏除了一架小巴之外,可以有多一條巴士線上到山。
也有些冷淡面孔——
「巴士?之前搞過(爭取)啦,都無用。唔簽。」
「你哋唔好搞咁多嘢啦。」
(有人一見派東西就別過臉。)
要強調,這些是很少數(兩三個啦),當下真的有少少氣餒,唏,我們只是想為社區「做少少嘢」嘛。但收集共識,就要學習接受與你不同的意見。
收集了大家聯署的簽名,我們就去信運輸署和巴士公司表達我們的訴求,並於上星期收到九巴的回覆。
「我們曾在亞公角山路以單層巴士進行實地測試,結果發現該處入口位置道路狹窄及彎位較急,巴士會有越過對面行車線的危險;山路盡頭的迴旋處亦沒有足夠巴士轉彎,在安全理由下我們現時認為單層巴士並不適宜行走亞公角山路。」
唔……還可以怎樣呢?
text/ lokman
(待續)中期報告(下):這次「社區實驗」如何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