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到島嶼與郊外去,應採用怎樣的角度,欣賞去進入這些美麗的地土?其實我們人人都可以嘗試記錄、書寫、繪畫我城我鄉我島,讓混沌的腦袋放空,給凌亂的心緒清洗。

這紛紛沓沓的城市,壞消息接踵而來。

若能到島嶼與郊外去,讓混沌的腦袋放空,給凌亂的心緒清洗,那應如何採用另一種視覺,去欣賞去進入這些美麗的地土?又或者,怎樣才能放下慣常的消費式旅遊,謙卑地踏上這些已被遊人破壞的地土?

詩人飲江說,「學習跟自然對談,便能獲得回應。」藝術家郝立仁則指:「不帶地圖,跟當地人對話,任意想像那裏該有一幅怎樣的地圖就是。」

帶着這些方法,我們任何人不拘身份,都可以嘗試記錄、書寫、繪畫我城我鄉我島,而不被權威的言說左右。

詩人飲江與藝術家郝立仁同遊東平洲,預備創作。(圖:香港文學館)

詩人飲江、藝術家郝立仁與策展人鄧小樺8月時同遊東平洲,預備為展覽創作。(圖:香港文學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人,其實曾有一段時間,只愛佇足於城市,而離開郊外、島嶼很遠。作家鄧小樺指,翻查歷史資料,發現70至80年代,不少香港人熱愛遠足、出遊,至90年代至千禧,卻因為都市過度發展,而不太認識自己的地方,也不曉得描述這些地方。「我就在這個年代成長。近年才開始去認識,先接觸當地人,聽他們的故事,再去翻查資料,方發現那些島嶼是很有歷史。」

鄧小樺於是成為策展人(文學部分),與另一位策展人(藝術部分)石俊言,邀請六位作家與六位藝術家,以香港六個島嶼為題創作,讓參與的作家、藝術家以至觀眾,透過文學及藝術角度,感受香港島嶼的風光與歷史;作品見於香港文學季於本月舉辦的「島敘可能:文學 X 視覺」展覽。

當中,詩人飲江與藝術家郝立仁,就一起為了這次展覽,首次同遊位於香港最東北的島嶼東平洲。前輩詩人回家後,以童年遊戲與回憶作主軸,創作滿有童心的新詩,來讓觀眾一起想像東平洲;青年藝術家則決定邀請觀眾與他一同到東平洲遊玩,繪製屬於自己的地圖。

 

飲江:與大自然聊天,就能寫作

飲江居於坪州,從未踏足東平洲。「可是我從小就很想去東平洲。從歷史資料發,原來東平洲也叫平洲,親切感油然而生。」

這小島的自然環境,給飲江最大的感觸,是歷史消逝的痕跡。「不論是跟郝立仁一起遊逛奇岩怪石,又或是我親身觀察,也發現東平洲不單擁有旅遊書所說的景點,更是一個曾經繁華,聚居二千人的小島, 卻因人們漸漸離家而荒廢。他們留下很多家具、破屋,讓我不停想像,他們從前是如何生活?」大自然的奧秘,也帶給他震撼:「地質因變動而成為沉積岩層;這些變動,是徐緩還是倏忽的?岩石要是遭受突如其來的震動,它們該如何平伏?」詩人的眼睛,不獨是多愁善感,更是敏感於人與物的變化。

飲江在東平洲廢屋前駐足、思考。(圖:香港文學館)

飲江在東平洲廢屋前駐足、思考。(圖:香港文學館)

於是,詩人捉緊這些思考,以人人都玩過的「躲貓貓」(又叫「伏厘厘」)創作了新詩<伏厘厘躲貓貓練習曲(1-6)>。「我是想像自己的童年若在東平洲渡過會是怎樣。讀者、觀眾也可一起想像 ——  即使人的心遭遇過跌宕,又或大自然經歷了震動,還是可以去開一個玩笑來平伏;也可以像孩童般,透過玩『伏厘厘』,在東平洲的千層岩之間,跟匿藏的友伴開一個玩笑去平伏。」

 

<伏厘厘躲貓貓練習曲(1-6)> 節錄  飲江

 

地震來臨

我來跟你開玩笑

我未必跑得過地震

跑得過你

這就可以了

 

地震來臨

謝謝你來

跟我開玩笑

 

我不記得

有沒有

跟地震開玩笑

只記得

伏厘厘

躲貓貓

從1數到10

 

你在那裏

你究竟在那裏

 

千層石

更樓石

海螺洞

難過水

 

你在那裏

你究竟在那裏

 

不是每個人也懂寫詩讀詩,但飲江卻明言,「當你走到一個擁有大自然景觀的地方,可以想像,我要如何去跟這些東西對話?他們如何回應我?若自然牽動了我的往事,我又如何與它對話?如此對話,便能引發情感寫作。」他認為,每個人也可憑人生經驗的累積與實地觀察,書寫一個地方。

飲江在展覽中展示的新詩 <伏厘厘躲貓貓練習曲(1-6)> 節錄

飲江在展覽中展示的新詩 <伏厘厘躲貓貓練習曲(1-6)> 節錄

 

郝立仁:走一趟大自然,就能畫心中的地圖

至於青年藝術家郝立仁,出發去東平洲前搜集資料發現,東平洲一直在不同年代,被不同的權力機構和羣體影響着其描述:「我找過好些東平洲地圖,包括軍事地圖、地質公園地圖等,有18和19世紀清政府的、1866年意大利神父的、1898年香港政府的、1933年中華民國的、1938年日本繪製的等等地圖,當然還有近年旅遊書,又或特區政府出版的地圖。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權威,都有各自的敘述方式和角度,並且將其塑造的形象植入人們的腦袋,塑造我們對各地方的認知。」

他本身也是一個繪圖者,仔細分析各份地圖所提供的資料,包括邊界、軍事地標、景點位置、購物地點、飲食推介等等之後感悟到,「地圖其實是人類文化的產物,是為滿足慾望和需要而製作。」這些地圖,都一一放到展覽中展示。

郝立仁在展覽中,呈現不同年代不同單位繪製的東平洲地圖。

郝立仁在展覽中,呈現不同年代不同單位繪製的東平洲地圖。

他很想知道,人們如何被這些地圖影響對東平洲的印象。

跟飲江同遊東平洲,其後自己再去幾趟,認識了原居民身分的士多老闆陳先生,發現原居民心目中的東平洲,跟政府地圖、旅遊書地圖,又是另一個模樣,「老闆興之所至,帶我去廢村,看他家的祖墳,他村裏的第一口古井;告訴我小時候到哪裏玩,又給我介紹沿途的植物,例如『年糕葉』。」這位陳先生擁有一套辨認東平洲獨特的方法,「甚至他的咭片後面,印有一張自己繪畫的地圖。」

於是郝立仁決定摒棄原本計劃有關東平洲自然景觀的藝術裝置,「不如就邀請大家一起跟我去東平洲,用探訪朋友家的心態,按着原居民告訴我們的故事,繪製一幅屬於自己的地圖,然後由我放到這個展覽,這樣不是更有意思嗎?」

 

      「    這島嶼 東平洲地圖繪製計劃」 郝立仁

這不是一個旅行團,而是藝術家郝立仁邀請參加者到東平洲其中一個士多午餐、聊天和遊歷,再去繪製一個地圖,然後郝會印製一個地圖集,展覽後連同原作回寄給參加者。

日期:11月20日、11月26日、12月4日與12月10日

時間:早上8:45於馬料水碼頭集合,下午4:30於東平洲回程

備註:每個日子有兩個名額,先到先得,船費、午膳費(每人$100)由藝術家支付。

查詢:ben.L.yan@gmail.com 

 

大家也可參與的藝術展覽,跟飲江新詩的共同之處,就是把個人的觀察與東平洲暗暗地對話,「我們都非單一角度去看東平洲。人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人人都有自己對地貌的看法 —— 這些元素都是獨一無二的。於是人人都可以就着地方,有自己的描述。」

自製地圖,又或創作屬於自己的文學作品,如郝立仁所言,這是我們挑戰權威,質問我們固有的認知和眼光,並且給我們重新發掘和尊重不被重視的敘事方式和角度,「這是一場革命。」

你我也可以隨時隨地,參與這場溫柔的革命。

 

(全文完)

Text by Gi

photo by Ball

 

飲江與郝立仁去過東平洲以後,有了身後的創作,也邀請觀眾一起參與。

飲江(左)與郝立仁(右)去過東平洲以後,有了身後的創作,也邀請觀眾一起參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島敘可能:文學 X 視覺」展覽

展覽日期:即日至12月23 日,逢周二至日中午12:00至晚上7:00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 1a space

參展藝術家︰大嶼山 — 廖偉棠x馬琼珠;長 洲 — 樊善標x劉學成;

龍珠島 — 韓麗珠x蔡仞姿;東平洲 — 飲 江x郝立仁;

蒲台島 — 唐 睿x何兆南;小鴉洲 — 崑 南x香建峰。

主辦:香港文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