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香港一年」系列,由Breakazine! 突破書誌策劃,
計劃由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走進這城的不同點,
從不同的點線面,捕捉這城轉變中的故事,
以呈現真相,不是控訴,而是喚醒人所忽略的變化。
1314,是「一生」,還是「一死」?
我們邀請這城30位見證人,

記錄小市民在自己的位置付出,
也帶着盼望見證這城如何能出死入生,
「一小步」會在計劃進行中,請部分記錄者以文字記下不同進程。

守護龍尾的黃志俊Dickson是其中一位見證人,

這一年他會以一個海洋人的身分,以海洋的視角,記錄香港海洋生態的轉變。海洋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卻甚少從這個角度去看香港的發展。]

我擁有「開放水域潛水」資格超過十五年(即最基本的水肺潛水,俗稱「O仔」)。剛剛過去的八月,才再考上一級,成為高級潛水員。對於潛水的人來說,這並不尋常,因為在我認識的不少朋友中,會在考獲基本後緊接便考取高級潛水,甚至繼續考取Rescue Diver, Dive Master,我認識有不少極熱愛潛水的朋友,可於兩年內考獲潛水教練證書。另一個極端是,考了基本的資格,外遊潛過一兩次,便因種種原因,而沒有再潛水了。

P8281436

在香港大部份的潛水員都屬於這種休閒潛水員(Recreational Diver),只有少部份因工作需要而被列為技術潛水員(Technical Diver),而我卻兩種皆不是。當年我學潛水是為了研究珊瑚,O仔資格已足夠有餘。畢業後,潛水從來沒有成為我休閒的活動,除了兩次自費到外地潛水外,其餘的都是做珊瑚記錄和基線調查的工作,潛水反而成了額外收入來源。這些工作並不可以好像休閒潛水員般可以選擇地點或時間—譬如你可能要在寒冷的三四月,在水流很急的蒲台、橫瀾島和果洲,或者在極混濁的索罟群島、坪洲等水域進行潛水調查。

近幾年,因為少了這種工作,潛水的機會亦大減,偶然想跟朋友夜潛的話,即使我有很多潛水時數,沒有高級證書的話,跟到出海也可能不可以下潛。剛巧又有朋友問我介紹教練學高級潛水,一拍即合下,便與朋友一起跟O仔牌說再見。

學潛水,識揀一定揀香港

在香港學潛水有眾多的選擇,可以先在泳池練習,再到開放水域進行船潛,或者岸潛都可以。香港有不少海灣,深度約十多米,沒有湍急水流,均合適進行潛水訓練。水底能見度一般,甚至低到只有約一米,這便是講求技術的時候了,潛水員被迫要掌握好導航(Navigation),學好如何使用指南針進行搜尋(Search and Recovery)等。若心理上能習慣和克服了香港的混水,到外地水清能見度高的時候便能得心應手了。換轉在外地學完,回港潛水就未必能適應。另外,在香港潛水要事事「親力親為」,對儀器使用和保養都要好好掌握。此外,潛水最重要是掌握「中性浮力」,簡單來說要將自己的肺部成為魚鰾,吸氣能浮起,呼氣會沉下,自在地於水中活動,但初學者往往會久久未能潛下,一沉便直落海床,還好香港有不少地方都有海刺(長刺海膽),受過一兩次苦後,每個潛水員都會被逼學好下沉的速度。

夜潛探秘

日間潛水拍攝魚兒是相當難的,因為牠們游泳速度快,對會在水底噴氣泡的潛水員更是避之側吉,故此像我用傻瓜三防機的,要拍得較清晰的魚兒照片,難度更大。

P8281463

P8221230

到了晚上,魚兒休息的時候,警戒性較低,用較暗的光線會容易接近。為免對魚兒干擾過大,我沒有用閃光燈,只用了相機內置的補光燈和一支手持的潛水電筒,盡量接近牠們,既可減少水中懸浮物的量,更可清晰顯現魚兒的特徵,我最喜歡的一張作品是狗母魚科的沙棍,我在她的眼睛像看見宇宙。

P8221268

黃志俊 (Dickson),參與多項海底基線調查、珊瑚狀況監測等工作,因為對本港水域狀況的瞭解,進而引起其對於海洋保育的關注。近年積極參與救救龍尾行動,並對政府最近提出的填海拓地建議持相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