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鱟地坊小販市場,有藝術家、設計師與車衫好手開了一家專賣升級再造(Upcycling)的布藝產品小檔「真的變身鳥」,他們矢志要辦一場長期的實驗,讓自己與街坊好好上一課。

「真的變身鳥」的看檔團隊,(左起)包括管行政的林楚穎、策展人盧樂謙、車衣好手及店員阿華,以及設計師熊銘健,每週不同時段會到店舖,跟街坊交流。

荃灣鱟地坊小販市場,是一個成衣與改衣攤販云集的市集;內裏縱橫交錯的小巷,藏着200多個攤檔;在只容得下幾個人轉身的巷子與檔子之間,擠身了聽收音機的賣褲伯伯、吃午飯的賣底褲婆婆,還有專心車衣的改衫姨姨。

這個親民的地方,平日只有街坊去買賣生活最日常的物品。

去年暑假,幾個藝術家、設計師與車衫好手,選址在此,開一家專賣升級再造(Upcycling)的布藝產品小檔「真的變身鳥」。這小檔貨品稀少,價錢也比隔鄰的婆婆衫褲貴一兩倍。荃灣的公公婆婆需要這些產品嗎?生意能維持嗎?

「這裏的確不旺,但在賣貨以外,其實是一個讓懂得車衫和紡織的街坊、對設計衣裳有興趣的人,以及社區多餘的布料物料等等,交織在一起的地方,」小檔的策劃人盧樂謙說,「因為有這個舖位,才能編織社區許多有趣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的變身鳥用了一年多時間策劃,也運作了大概8個月,策展人盧樂謙深信沒有檔口,就沒有基地,讓街坊透過紡織了解許多事情。

 

用檔口,招聚社區織布車衣達人

把這專賣升級再造的店舖名為「真的變身鳥」(下稱「變身鳥」),一來當然是要讓人知道它可以讓舊衣舊布料變身,成為全新產品,並且提供銷售渠道;第二個意義,是它像鳥兒一樣,叼着線,飛去荃灣區以至香港不同的社區和羣體,以紡織為核心,把他們連線。

這頭「鳥」,是由「六廠基金會」策動;這是本地一個非牟利的藝術文化機構,屬南豐紗廠保育項目的一部分;他們其中一件想要做的事情,是讓社區共同探索紡織藝術,並保存和傳承紡織產業故事。

但如何讓事情能呈現得活潑一點,也能引起不太了解紡織和藝術的街坊關注?

他們於是請來社區藝術家盧樂謙擔任策展人(curator)。他是香港故事館(藍屋)前館長、青春工藝創辦人之一,常說最喜歡在社區跟街坊一起。

收到基金會的邀請,阿謙立刻想到:一於在荃灣的街市開檔做攤販!

南豐紗廠位於荃灣,直至2008年才結束生產。這區不少街坊都曾於荃灣以至本港各區的紗廠及製衣廠工作,都有份參與或見證本地紡織業的輝煌時期。

既有這個社區歷史脈絡,只要有一個「就腳」的地點,能定期開檔搞活動,應該不難用紡織連結彼此,促進更多互動。「從前在工廠工作的車衣好手、織布達人、紙樣師傅,民間的改衣專家或布藝首飾等手作人,老老嫩嫩都可以因一個實體空間而一起玩,展開各種長期實驗,而不是一次活動完就散。」(關於社區實體空間的營造,可看這裏。)

阿謙先跟幾個在六廠基金會認識的車衣師傅(他稱為「姐姐」)和年輕設計師熊銘健等幾人,四處打聽街市空置舖位,「後來有街坊介紹鱟地坊小販市場一位持牌小販給我們認識,他也認同環保改衣的理念,願意給我們使用檔口,於是我們去拿了助手牌,變身鳥就在去年7月正式起飛!」

店舖的車衣好手之一的May姐(圖右),喜歡利用身邊發邊的廢棄物料創作成飾物及服飾。她也常跟設計師熊銘健(圖左)研發新產品。(圖:真的變身鳥)

 

跟街坊,在檔口內彼此學習

阿謙如此雀躍,是因為他心中要開的不單是一個賣衫檔,「我視這裏為一個共學平台。」共學,就是在社區製造共同學習的機會。

共學平台,在檔口以兩條主軸交織。「最基本的想法,是這檔口可以展示和售賣幾位車衣姐姐的作品,這些都是他們獨一無二、少量以及人手製作的,例如用舊衫、麵粉袋、窗簾布車成的tote bag、帽子、散紙包、紙巾袋等,價錢由幾蚊到百幾蚊不等。」熊銘健解釋,當街坊在檔口看到產品,有些會口多多加把意見,「有時他們會說『你哋做的東西好無聊喎』,我或看檔的拍檔會問清楚什麼是無聊;原來他們的意思是功能不實際,要加條繩、加粒鈕,讓物品可以掛起才成。其實街坊說的都是有關車衣紡織的民間智慧,讓產品不偏離生活需要,」染了一頭金髮的他曾到日本學藝,追求型格的時裝設計。但他在鱟地坊卻要學習,衣服不僅有型有美感,還要能融入生活,「一塊布要穿在上身,令人開心舒服,才是衫;單單在衫架上靚和有型是不夠的。我和幾個車衣姐姐,都能在這裏收集用家意見,也從街坊身上學到許多實用的技術。老實說,我們做的東西仍然未夠貼地,一定要多聽他們意見作出改良。」

設計師熊銘健手中是他設計的舊布再造帽子,「阿婆的帽子也可以靚和實用,又有很複雜的車工。大量生產就不會有這些考慮。」

如何在街市檔口陳列貨品,也是一門學問,有份車衣和看檔的年輕媽媽阿華笑說:「一個2呎 X  6呎的檔口,對面阿婆檔掛了200件衫出來;但我們卻只識放十件八件到架上;有伯伯教我們放條鐵通,就可以掛多些產品。」阿謙說,因為這街市由食環管理,市民對於商舖空間的使用、如何跟食環相處、怎樣擺貨才不會收告票等,都需要實際經驗應付:「這些生活上環環緊扣的事情,以前搞展覽和活動根本學不到。」

至於向街坊灌輸環保意識,那就更容易想像:「當街坊看到我們的產品都由舊衫改成,會問什麼要花較高的價錢買這些東西,去連鎖時裝店買便宜的衫褲不是更省錢嗎?我們便會分享大量生產的成衣的問題,升級改造舊衣又有什麼好處等。」的確,採訪這天見不少嬸嬸對他們的產品眼望望,問道:「幾十蚊賣一個袋,但咁貴嘅?點解咁少貨,又個個唔同款?」透過讓他們接觸這些升級再造產品,以及店員的解說,便能認識生活中的環保議題。

開店接近10個月,生意不算很理想,每月才做到$1000至$2000生意,但街坊都似乎把在這裏聽到的記在心裏,「很多長者都把家中的舊布舊衫拿來送給我們。最近更有個婆婆,用阿仔阿孫的舊衫改成小袋子,無償放到變身鳥寄賣,」阿健手拿着婆婆的產品,興奮地說,「她的手工為很靚,款式也很新潮,她說是這裏啓發她的創作。」

一位婆婆拿來寄賣的舊衣改造小手袋,手工很好!

 

以店舖為基地,開展持續活動

若說變身鳥的縱線是店舖產品,那麼橫線就阿謙最擅長的社區的藝術活動。他努力地以檔口作為基本地,延展不同活動,「如果沒有變身鳥,辦活動就只能one-off。社區藝術是要不斷累積,街坊才能從彷彿無關疼癢的活動,慢慢明白整件事的意義。」

每星期三下午,只要不下雨不打風,他們都會到檔口對面的福來邨休憩空間,來場一兩小時的舊布條織布活動。進行了兩三個月,大家都說好好玩。「婆婆們走來看看,批評幾句,就會落手一起織,又說自己後生時如何織布、車衫。我們會藉此收集社區的紡織故事,為未來做紡織業口述歷史記錄提供材料;同時又會透過活動,帶給他們對公共空間的想像。他們又會反建議許多織布方法,每次都是很有趣的社區實驗。」阿健總很期待星期三來臨,「把手藝放棄多年的街坊其實很厲害,他們建議的點子真的可以化為產品,例如彩色的手織坐墊,我們未來都想按着他們的建議來做生產。」要是給房署人員問道,他也學懂了應付,「只要向他們解釋不製造過大聲量就可以,也不算是非法集會,婆仔活動罷了!」

逢周三舉行的街頭織布活動,街坊望下望下就會加入織布行列。(圖:真的變身鳥)

阿健最近研發另一個活動,是去為附近香車街街市的每位檔主,度身訂造圍裙,「例如要幫魚檔老闆做一件防水又不會太重的圍裙,就要構思他要哪裏車個袋來放散紙、手機,又要如何減輕吊帶的重量,令他的頸部不用太受力等;因為檔口很多,這是一個要投放很長時間進行的計劃,有變身鳥檔口他們就可以隨時來畀意見。」

還有不時舉行的街頭車衫、展覽、工作坊,甚至紡織女工記錄片放映活動,都由檔口出發,帶着變身鳥的名義出師,「街坊認得我們,才會來變身鳥傾偈,深化他們對活動意義的認知。這些都是從日常生活,也就是關係的建立,才有往後更深的連結。」

跟軸物行者合作研發的流動衣車,每次出場都惹來街坊圍觀,甚至要求加入團隊;也有人即時跑回家把舊衫拿出來修補。(圖:軸物行者)

 

跟商界合作社區實驗的結果是……

變身鳥是一個沒有限期的社區實驗,也是阿謙首次跟有企業以至發展商背景的基金會,共同合作的社區項目;他覺得這種合作關係,交織出一塊怎樣的圖畫?「以前在藍屋是跟社工合作,他們會捉緊社區議題與政策倡議,去解決社區問題;現在跟商界共事,他們着重的是凝聚跟紡織有關的社羣,去讓社會認識這個社羣。現在跟從前一樣,自由度都很大,給我很多空間,連去街市開檔也很支持;而現在我亦接觸到計數、租務和宣傳這些以前未接觸的方面,也開了眼界,幫助我未來構想其他社區工作。」就像布匹可織上不一的花紋,「不同的project砌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效果,也沒有說哪個較有銅臭味。其實每個project其實都要計錢,像青春工藝,都要吓吓計錢,開工作坊才能維持。」

他看重的,是自己對社區的價值觀與期望,跟企業的動機及操作是否吻合,「當本地的紡織故事,跟街坊進行的實驗,能帶來共學社羣的效果,也把環保、賦權、公共空間使用甚至文化批判等,都能透過變身鳥實踐,那麼我覺得是值得走下去的。」

既然社區是由各式各樣的人交錯組織而成,那麼不如就視這一場實驗,不單面向街坊,也是對社會不同人的教育,「是的,我相信實驗的過程和結果,相信也為企業帶來衝擊,並為大環境帶來一點點影響。」

這下子,共學,好像又多了一種意義了。

車衣姐姐走訪區內麵包店收集各式各樣麵粉袋,洗淨後車成Tote Bag,是檔口最好賣的產品之一,每個$150。

 

在街市開個檔,營造社區!

最日常、最生活,也最能跟在地街坊接觸的地方,該就是街市。不少社區行動者都如「真的變身鳥」一般,在街市租下舖位進行社區實驗;大家都可以去探訪一下,甚至跟檔主談談開檔或社區營造的經驗啊~

>生活書社
走過社運前線的兩個年輕人,在元朗大橋街市開設的二手書與生活雜貨店,嘗試與街坊一起,用生活實踐建立真正自主的「生活」。

> 解憂舊書店
位於大埔寶湖道街市的二手書店,冀望讓大埔人擁有一個不用消費、靜靜看書以至休息的地方。

>C9雜貨店
四位家庭主婦在將軍澳寶琳景林邨街市開設二手店,希望讓街坊反思消費,令社區資源不致浪費,同時也讓街坊因另類消費而連結。

(全文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ext by Gi
Edit by Dy
Photo by 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