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遠:做社區實驗前,要想清楚,自己置身於一個怎樣的社區,想達到什麼程度的社區營造。

梁志遠:做社區實驗前,要想清楚,自己置身於一個怎樣的社區,想達到什麼程度的社區營造。

在香港並不常見的順風車,給我們這些亞公角山友實驗過、分析過,今年8月也在港鐵沙田站及亞公角山腳派發《亞公角報》推動「亞公順風車」。大家對此社區小實驗,反應很不錯,它不單能解決山上的交通問題外,也能令山友們增加溝通。

雖然開心,但總覺得我們仍徘徊在社區營造的淺土層,還未能真正連結鄰舍。而確實,我們也沒有太多新點子怎樣再推動亞公角山上的5個機構,可以有更多正式或非正式的溝通。

於是,我們特地向對社區營造極有經驗,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導師梁志遠博士(阿虫)請教,邀請他重新審視「亞公順風車」實驗。

「順風車,在你們的亞公角山,的確是一個營造社區的好開始;但也不可能永遠只有這個第一步……」他坦白地提醒我們,社區營造,不能只靠一己之力,因為一隻手是拍不響的。

這不單是對亞公角山友的提醒,也是所有社區行動者的提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順風車,並唔係咁簡單。」

暑假做過「亞公順風車」實驗之後,我們不時觀察山上道路的使用情況,也詢問同事或山上各單位的職員,想看看「亞公順風車」能否持續下去。

暫時看到兩種情況:1. 是少量人早上會在山腳截順風車,但並不常見;2. 在山上工作的私家車主,愈來愈主動載同事上山,不論是否認識的同事也有機會上車,但談到邀請陌生人呢,還是不多。

「亞公順風車」實驗已經完結,但仍在社區和網絡鼓勵山友使用。

「亞公順風車」實驗已經完結,但仍在社區和網絡鼓勵山友使用。

似乎,真正的「亞公順風車」尚未成功。

阿虫是「大埔街坊泥鯭」(大埔順風車羣組)成員,也曾到訪亞公角山,談起順風車,他毫不陌生。「你們跟大埔不同,大埔交通不像亞公角山那麼困難,也有街市作為社區集中地;他們搞順風車羣組不只為節省幾蚊,而是藉着順風車延伸出來的活動,成為社區營造力量。」的確,在「大埔街坊泥鯭」上,可見成員不單推動共乘文化,也交流大埔社區資訊,甚至組織街坊燒烤、遊船河,讓鄰舍更多溝通。

亞公角山的順風車計劃沒有廣泛使用,他認為是受太多客觀因素影響,「跟一般住宅區不同,亞公角山的車輛大多只在某些時間出現,其他時間很難有車,而上山下山的車輛也太少,實在太難截車。」當然,香港人不習慣截順風車也是主因,特別對於來探病的外來人士。

「還有,在雙程路隨便停車好危險,亞公角山路好像沒有太多路肩和停車位,任意停車很易撞車。」有駕駛經驗的阿虫,道出了我們沒考慮過的安全問題。

果然,我們是想像得過於簡單吧?

「那又不是,至少你們嘗試解決社區面對的困難。不如先想清楚,你們是一個怎樣的社區?需要達到什麼程度的社區營造?」阿虫沒有給我們撥冷水────他說的是,要先理解自己社區的特性,順藤摸瓜,去找出營造社區的獨特方法,才能讓社區持續發展。

 

「解決社區問題,是需要有效方法。」

亞公角山的最大特色,是它並不是一個讓普通人生活的地方,阿虫分析:「這是一個被規劃的邊緣地方,把幾個服務邊緣羣體(醫院、院舍等)放在一起的邊緣社區。在行政規劃之下,各個部落(單位)各自生存,故欠缺公共設施,所以鮮有交往。」(編按:源起:亞公角山路在哪裏?

對啊,亞公角山上沒有公園、沒有餐廳、沒有櫃員機,在山上工作的山友們,平日基本上沒有機會碰面。(除了偶然一起等那一輛很令人火大的小巴)。而因為各個機構背景、資源、考量不同,大家的設施亦不能經常對彼此開放。

你們現在做的,其實是功能性地去營造社區,意思是透過處理社區問題去凝聚街坊。順風車、派社區報是好開始,但要有更多更持續的方法,去直接及有效地解決社區困難。例如,你們可調查山上有多少個單位自行組織的順風車羣組,邀請他們開放給山上其他職工乘坐。講真,山上有幾多架私家車,數到數到啦!又或者嘗試跟小巴公司對話,商討改善服務的空間。」

社區報《亞公角報》是山友溝通的平台,但亦只是社區營造的其中一步。

社區報《亞公角報》是山友溝通的平台,但亦只是社區營造的其中一步。

 

「把社區想像成5個人,讓這5個人走在一起。」

要讓社區成為社區,的確不能只用一種方法,更要有更闊的想像。阿虫打個比喻:「或者換個角度去想,如果把亞公角山上的5個單位,想像成5個人,那他們是怎樣性格的人?要如何讓這5個人走在一起?如果走在一起,會令山頭帶來什麼效果?」

嗯,這「5個人」,應是偶爾打個招呼,彼此知道對方存在,但因大家家裏的柴米油鹽都很齊全,故此很少交流────很像一般香港人的鄰舍關係。

因為大家上山都是為了工作,要這「5個人」緊密地聯繫當然沒可能;但阿虫認為,別忽略單位之間合作的力量,可以考慮用公司的名義去彼此連結,「若然你有籃球場、我有燒烤場,那空間或資源可彼此借用。大型的交流,則可以是導賞團、開放日,又或在山上舉辦聯合嘉年華會。例如你們去年舉辦的突破山城節,已成功讓人意識到沙田有這樣的一個空間。而山上的人因為活動而溝通當多了,也自然會像一個社區。」

談到如何長遠地解決交通問題,他認為也可從單位的角度改善:「或者可以幾個單位一起合租穿梭巴士,又或開放自己的員工車,去讓山上所有職員受惠。」

這些點子,都需要從長計議,但的確拓闊我們的想法────社區營造,在由下而上以外,同時也可從上而下,「好多人以為社區營造就是用溫馨的方法,但其實不是單單用一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用氣餒,香港無乜地方似亞公角山;你們做的社區實驗,至少已成為公司或機構主動開始社區營造的示範啦!」阿虫在訪問尾聲,這樣鼓勵我們。

的確,我們很想踏出社區營造的第一步,但也不得不常常自嘲,其實一切還停留在「社區零步」。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可以慢慢找尋方法,連結山上的山友,為這個小山頭注入更多活力、開放性,讓山上的院友們不因為規劃而被社會遺忘,反而成為一個共融社區的示範。

「社區零步」之後,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會不會是……:

  1. 未來的山城節,更多地邀請山上的其他單位參與;
  2. 繼續去信運輸署表達山上的交通情況;
  3. 探索合租一架穿梭巴士的可能性。

而在繼續推廣「亞公順風車」以外,我們的社區實驗也不會停止,一直為這山頭尋找出路。

(全文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ext by Gi

Transcript & photo by 牛雜

 

亞公角山社區實驗 2016

(一)我哋又嚟社區實驗:亞公角山順風車

(二)「大埔街坊泥鯭」版主:順風車,問多兩次就成功

(三)亞公角山街坊真人測試:順風車會不會麻煩到人?

(四)梁志遠(阿虫):截完順風車,讓社區營造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