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8638

Pastor Maggie

KUC Space位於佐敦,在佐敦道與覺士道交界,跟隔鄰的教堂和副堂,一列三座建築物都屬於九龍佑寧堂。其中的教堂是一級歷史建築物,而KUC Space那一幢則是三級歷史建築物。第一次去那裏的人,不容易發現它的入口,因為它沒有掛出大大的招牌吸引客人,而是靜靜的打開大門,等候每一個到訪的人。

一走進去,忽然由喧嘩的世界,變得寧靜。室內四周是淺色的牆,陽光灑進來時,映照出一室光亮,再配上1930年代的木地板和地磚,顯得份外典雅,令心情慢慢地變得平靜。

雖然這裏的裝潢樸素平實,但某本地餐廳指南網站給它四星的評價,大部份到訪過的食客都給它良好的評語,說那裏的食物和飲品都很可口。我當然也趁着做訪問的機會,一邊跟負責人牧師Maggie談天,一邊吃蛋糕和喝咖啡。Maggie告訴我,他們的自家製蛋糕,材料都是來自本地的小店,沒有添加香料、色素和味精,全都是真材實料,就像訪問當日我所吃的檸檬蛋糕,充滿檸檬的芳香,彷彿每吃一口都有一大堆檸檬湧現;而它們提供的咖啡是用公平貿易產品,新鮮即磨,香醇味甘;他們曾經供應午餐,蔬菜和香草都是來自本地農場或自家的後花園。噢,這真是一間用心經營的咖啡店啊!

Maggie笑着說:「這裏不是咖啡店,是一個屬於社區的公共空間。」

DSC_8620

讓人到我這裏來

KUC Space所在的建築物,原本是牧師宿舍。由1930年代開始,為來港做福音工作的外國牧師提供安居之所。有些牧師是一家大小的來港,有些卻不然,有些在來港之後,就轉到內地傳道,於是愈來愈少人使用KUC Space那空間。當時的牧師覺得自己住一整幢樓,實在太大了,似乎有點浪費空間,就在1970年代改變宿舍的用途,下層仍然是牧師的住所,上層就開放給有需要的羣體做庇護所,收容一些本地工人、女性或來自內地的保姆,他們都面對艱苦的生活,有的工資被剝削,有的身體被虐待。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他們收容內地的傳教士,讓他們有一個安全的地方,等待離開的時機。後來連下層也租給不同的非牟利團體,例如:綠色力量、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和Christian Conference of Asia,讓這些組織可以用較低廉的價錢租用空間做辦公室。「雖然這裏是牧師的住所,但經常為不同的社羣服務。」Maggie說。

試想象一下,原本自己安寧的家,一下子變成有不同的陌生人出出入入,包括社會上邊緣的草根階層,而且牧師是外國人,與本地人語言不通,難道心裏沒有半點不習慣嗎?Maggie說:「我們開放空間給本地的弱勢社羣,幫助無法自己發聲的一羣,因為聖經吩咐我們要愛每一個人,沒有批判地歡迎他們。」

他們一直與弱勢的一羣同行,為他們留下空間,可是他們曾經連這空間都留不住。Maggie說:「1996年,教會面對財政需要,因此討論不同的重建方案,最後也通過了收購計劃。我當時覺得很傷心,因為九龍佑寧堂、牧師宿舍和副堂這三幢建築物都有悠久的歷史,一旦要拆卸,實在很可惜。誰知到差不多要簽合約的時候,遇上亞洲金融風暴,跟我們合作的發展商受資金困擾,整個重建計劃被擱置,於是我們得再思考如何運用這個空間。」

DSC_8565

城市中的安歇之地

他們留意到KUC Space所身處的地方--佐敦--是一個很多元化的社區,由富裕到貧窮的人都有。沿着佐敦道由覺士道走向柯士甸港鐵站,先會見到屬「高級玩意」的九龍木球會、九龍草地滾球會,附近的建築物都是光潔明亮,到愈接近廟街那一邊,樓房就變得愈破落、殘舊。Maggie說:「這實在太荒謬,有些人要用幾千元租用一個極窄小的地方,睡床、廁所和廚房都在同一個空間裏。在那些地方會有兒童被虐待,甚至性虐待。」因此Maggie和另外兩位同事,就想到用這個空間去款待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我們希望製造一個空間,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到來,拉近社區與教會之間的距離。」於是他們把握KUC Space在城市中的特點,讓人可以在鬧市中找到安靜的空間,「安靜和安息不能夠只往外跑,走到寧靜的地方,這樣會失去與現實生活的連繫。」,Maggie指一指身後一扇打開的窗戶,「在KUC Space這裏,我們可以聽到車聲、人聲和鳥鳴,這些都是城市的聲音。」

在這裏可以遇上各式各樣的人,由無家者、勤奮溫習的學生,到在附近的上班族都有。「有一個在附近某大百貨公司工作的職員,不時帶自己的餐盒到這裏用膳。吃過飯之後,就伏在枱上小休,我們從來不會阻止她,說她阻礙下一位要用餐桌的人。有一年的聖誕節,她買禮物送給我們,因為我們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份。在這裏,沒有人會要求她一定要買一點什麼,才可以坐下來休息。」Maggie說。

這跟我平日外出午膳的經驗很不同:還有半碟飯未吃完,就已經有人站在背後,等候我的桌子,令我感到很大壓力,於是急忙地把食物倒到口裏,匆匆地離開。可是離開餐廳後,偌大的商場又沒有地方可以坐下來休息。若真的很需要歇息,就要到咖啡店買飲料,才有機會坐一坐。

KUC Space就是要打破這種「要是不消費,就沒有休息的空間」的城市定律。

DSC_8618

一杯涼水,一個最簡單的接待,讓人心得到安慰。

來到這裏的人,除了身體得到休息,心靈亦被安慰。Maggie說:「曾經有一位長者來到這裏,看起來很疲累,於是我問他發生什麼事。他跟我談到小時候被教會人員拒絕的往事。以前的傳教士會定期派發麵包和餅乾等物資,小時候的他去領取,可是教會人員卻對他說:『你不能來到這裏』,這份被拒絕的感覺一直縈繞在他心頭。雖然他沒有信仰,但他也會問為什麼說神愛世人,但祂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Maggie沒有馬上回應,只是默默的聆聽。之後,那位長者不時再來這裏,跟Maggie談天。因為Maggie沒有否定他被教會人員拒絕的感受,也從不論斷他這個人,因此那位長者慢慢地改變了對教會的印象,再次信任教會這個羣體。「有一天,他特意來到這裏,告訴我他的孫女過身了,然後就離開。對於亞洲人而言,死亡是一項禁忌,而且我跟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他竟然願意由家中出來,只為了跟我說一件對他很重要的事。因為這裏讓他有安全感,清楚當自己來到這裏,就不再孤單,亦知道我會為他的孫女祈禱,為他祈求平安。」Maggie續道。

雖然Maggie與「顧客」關係友好,但她不會刻意攀談,只會在旁細心留意他們的情況,適時提供的協助。Maggie說:「有一位顧客,她每天早上都到這裏喝咖啡。見面見得多,我就跟她談天,知道她原本是一個平面設計師,放下畫筆和畫紙多年。她有一子一女,兒子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到兩歲半的時候,他才說出第一個字。她覺得兒子會變成這樣,是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我一次又一次聽她抒發感受,直至有一天,她想通了,就再次執起畫筆做創作,她的作品也曾在這裏展出。」

每逢見到有顧客在繪畫,Maggie都跟對方說:「要是你準備好,隨時都可以在這裏做展覽。」他們免費開放場地供人展示作品,而作品也可以買賣,所得的收入全歸給創作的藝術家,「當然也可以選擇捐一點給我們」Maggie笑說。

他們每個月都會支持或贊助不同的社區組織做藝術活動,讓弱勢社羣、關心性別議題或政治題材的單位都有機會發聲,例如:有關天水圍的相展和六四天安門的畫展,他們又定期舉行晚間音樂會,讓非主流的音樂人有機會演出。

DSC_8554

回到起初的感動

這個空間為社區帶來一片淨土,讓不同的人有發揮的平台,又深得飲食網站的推崇,一切似乎有聲有色,但他們卻由今年四月開始,不再供應午餐,更由五月中起,不再提供咖啡和糕點,為什麼會有這個決定?

Maggie說:「踏入今年五月,KUC Space就經營了第四年,是時候來一次轉變。這幾年來,多謝社交平台或不同網站的推介,讓很多人認識這裏,可是大部份人以為這裏是一間餐廳,然而這裏不是餐廳,從來都不是。」我得承認,當初邀約Maggie做訪問時,也用『社區廚房』來形容那裏,幸好得她指正,「我們發現款待社區與做生意,二者不能同時並存。當愈來愈多人光顧我們,就要製造更多食物。無可否認,餐飲的收入是我們主要的經濟來源,但買食材的費用亦相應提高,最後忙完一大輪,都只是收支平衡而已。」

但正所謂『唔辛苦,又點得世間財』,要賺錢就是付出努力嘛!

「有一句諺語一直提醒我:“We wanted to be a well-fed cat, but we didn’t want to be a fat cat.”,由第一天經營這裏開始,我們就確切地知道,賺足夠的錢,夠飽足就可以,不需要過多。」

不過,怎樣才算是賺得足夠?

「在結算單上沒有紅色字(即是虧蝕)!」Maggie大笑,「我們的確可以繼續供應食物和茶點,賺更多的錢,然而我們花了很多力氣去應付大量的客人,賠上很多體力和心力,令我們沒有時間接觸有需要的羣體,阻隔了我們與他們同行的關係。」

DSC_8551

今次KUC Space的轉型計劃,聽起來好像錯失賺大錢的良機,但細心一想,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智慧、澄明清心的決定,「我們最初是想提供一個可以讓任何人都能夠使用的空間,現在只是回到起初的原點而已。因此,這裏的大門還是會打開。由六月開始,在中午12時至2時,大家可以帶自己的餐盒到這裏用膳,其餘時間就會提供場地予人租用。」Maggie說。

最後我問Maggie:「KUC Space作為一個把空間還給社區的實驗,做了四年之後,你覺得成功嗎?」她先露出一個饒有深意的笑容,「要看看『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如果是經濟上能夠自給自足,又賺到一點利潤,同時可以歸還最初的起動資金給教會,大概有8-9成『成功』吧,差不多做到最初想做的事。」

我想餘下的那一成,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份,就是竭力為社會上弱勢的一羣留下一個歇息的空間。可是,空間在香港是何等的昂貴,人人都想盡辦法,用盡每一寸空間去賺更多錢,可能不知不覺間忘記了最初想做的事。要有回到初衷的勇氣,或許是這個窮得只剩下錢的年代最需要的東西。

(全文完)

Text by Kuen
Edit by dy
Photos by Andy Wong

延伸閱讀:

德昌里三號:一個人搞的社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