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日,我們特地去科隆的「應用藝術博物館」(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MAKK)看展覽。展覽名叫 “typisch deutsch?”(“Typical German?”「典型德國人?」),是德國設計師兼藝術家Rolf Sachs的個人展。我在網上看到宣傳,就一直嚷着要去。

「德國人嘛……就是很準時,做事超認真,一板一眼,沒什麼幽默感,很喜歡喝豬手、香腸,飲啤酒囉。聽說他們的火車是從來不誤點的!……」對於德國人,你的印象是否也是這樣?

我認為,這些陳腔濫調(clichés)不是一件壞透的事,可以視為窺探別國文化的窗口;有時,這些刻板印象(stereotype)還能成為跟德國朋友開玩笑的話題呢!重點是,不要被這些框框鎖住,叫自己無法開懷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和朋友就行了。最好還可以思考,這些刻板印象的由來和真確性。

這是為什麼,我對 “typisch deutsch”這個展覽特別有興趣。我很好奇,到底一位德國藝術家,會怎樣呈現自己民族的固定形象?他又期望參觀者從這個展覽得到什麼?是從刻板印象中被解放出來?還是進一步加深了這些牢固的印象?

我最喜歡看歐洲城市這些「告示柱」,貼滿當地藝文活動的宣傳。上面有展覽的海報。

我最喜歡看歐洲城市這些「告示柱」,貼滿當地藝文活動的宣傳。上面有展覽的海報。

__________________

Rolf Sachs的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法國人,童年成長於瑞士,現時居於倫敦。雖然從小到大,在不同文化之間中遊走,他還是認為自己是一個typisch deutsch。他挑選了二十多個普羅大眾對典型德國人的印象,作為靈感,逐一創作裝置作品,例如:

Genauigkeit (Precision;精準)

Pünktlichkeit(Punctuality;守時)

Romantik (Romanticism;文學時期的羅曼蒂克主義)

Der Unendliche Geist(Neverending Spirit;不減的靈魂,指對知識的追求)

Vorsicht (Carefulness;小心翼翼)

Fleiß(Industrious;勤奮)

Schadenfreude(這個德文字已成英文字彙,解「落井下石」)

Die Autobahn(Highway;高速公路,許多人也以為是由德國發明的)

Reinigkeit(Cleanliness;清潔)

Angst(這亦已成英文字彙,大意是指害怕,甚至有點杞人憂天)

Geselligkeit(Socialibity;社交能力)

……等等

 

因為場內不能拍攝,所以我只能描述部分作品的內容,也說一點我們與德國人相處的小觀察。至於那是不是刻板印象,就留給大家判斷啊。

他們的守時與準繩(Pünktlichkeit und Genauigkeit

Pünktlichkeit的作品是一個顯示目前時間,紅色字體的電子鐘,特別之處在於時間準確度至0.001秒。電子鐘的附近站着一隻木頭雕出來的唂咕鳥(Cuckoo Bird),是德國南部傳統掛鐘的標記。看着電子鐘的百分一秒不停跳動,Sachs問的問題似乎是:德國人真的可以準時至百分一秒嗎?

德國人的準時,大概不是一個刻板印象,而是事實呢。

我們兩年前第一次去歐洲,身邊許多朋友給我們的提醒是:「如果有得揀,揀坐Deutsche Bahn啦。」(Deutsche Bahn,DB德國國家火車系統,可讀〈Postcard 034遊德實用文:交通與權利〉)他們的理由是,德國火車較少誤點。我們現在也會跟初來歐洲的朋友,說同一番話。

無論是火車、巴士、地鐵,他們的時間表都是相當準確的。時間表上寫着10:44來到,大多數情況下,就真的是exactly 44分先來到。雖然我們也試過遇上火車延誤,巴士塞車遲到,甚至地鐵突然取消班次!但整體來說,他們的交通工具都是很可靠的;就算遲到,也會預先通報延遲多少分鐘。配合精準的時間表,DB還有一個極好用的手機程式,叫 “DB Navigator”。只要輸入出發地點、目的地和到埗時間等等,它會自動幫你找火車和巴士,連轉車時間都計算好。

準確度雖未至於去到0.001秒,但也不遠已。

「所以,簡單來說,其實我們是沒有理由會遲到的。」我記得Brigitte曾經對我說。她說,一般德國人約見面,大概等15分鐘就是極限了。15分鐘後不見你,他們就會離開。我不知道新一代德國是不是這樣呢?但至少,跟我們相處過的德國姨姨們,全都是準時得驚人。說好了明天早上11:00來接我們去玩,門鐘就真的是11時正響起來。

Sachs的Pünktlichkeit 作品下有一句註解,大意是:對於其他人來說,守時是一種禮貌;但對德國人來說,那是一種品格(Virtue)。大概,是對這種品格的追求,造就他們極可靠的交通運輸系統,和似乎井然有序的社會吧。

他們的小心翼翼與恐懼(Vorsicht und Angst

Vorsicht是其中一個令許多德國參觀者大笑着離開的作品。它是一個木製盒子,上面有一個鎖匙孔,孔上有一個防盜眼,可看見盒子內容。猜猜,到底盒子裏放了什麼?

咳咳,無錯,就是這個盒子的鎖匙。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盒子的上方有一條裂縫,又會看到盒子裏似乎放着許多德國馬克硬幣。

德國人真的是很小心很小心,他們有句諺語常掛在嘴邊:Vorsicht ist besser als Nachsicht (“Better safe than sorry”;「安全總好過後悔」)。有說這與他們民族裏流着的Angst文化不無關係。Angst可簡單解作恐懼,但亦可以表達那種對於生命無常、前路未知的惴惴不安。有分析說,Angst是來自兩次世界大戰,兩次戰敗的歷史背景,也來自於德國長年的哲學傳統和浪漫主義文學(註一)。如果想感受一下德國文化裏的虛無和惴惴不安,可以試讀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作品,或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嗯嗯,我是看不明白的。哇哈哈哈……但只翻兩頁就會感受到那種灰沉沉,不斷追求人生意義而不果的虛無……)

《少年維特的煩惱》(當然是德文版)。

《少年維特的煩惱》(當然是德文版)。

我們遇過的德國朋友,大多視錢財為身外物,反倒是對個人私穩和資料相當 “vorsicht”(小心,警戒)。「我放在Couchsurfing 網站和Facebook的都不是真實的個人資料,而且相片一定會用哈哈笑臉把自己的樣子遮蓋。」在埃森認識的Sabine姨姨跟我們說。我們聽過好幾個德國朋友千叮萬囑,叫我們不要相信Facebook或Gmail的私隱條款,也不要經常在網上透露自己的行蹤。

這種小心翼翼,對於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來說(包括我們),有時覺得很可笑,覺得他們杞人憂天。而且,與他們一起生活時,也叫人緊張兮兮,精神繃緊。「誒,我們只是兩個小薯頭,有誰對我們的行蹤有興趣?」

但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太輕易忽略他們發出的警號。十多年前,德國人發現核電的危機,開始憂心忡忡,最後決定停建核電廠,當時英、法、俄、芬蘭、日本都覺得這是小題大做,表示自己絕不會跟從。然而,當2012年福島事故發生後,沒有人再說什麼了。

他們勤奮與不滅的靈魂

展覽的海報上,就印着Fleiß(譯為勤奮)的作品樣貌。它是一個由媒礦石雕刻的花園小矮人(Gartenzwerg;Garden gnome)。花園小矮人是另一個經常與德國人聯想在一起的形象,這可以追溯至他們的格林童話故事,和礦工歷史。以這個黑色,但閃閃發亮的花園小矮人,Sachs似乎把德國的工業發展與傳統故事連繫起來。

小冊子封面就是Fleiß。順帶一提,這個展覽因為太受歡迎,決定延長展期至七月。據說,這是近年MAKK最成功的展覽。

小冊子封面就是Fleiß。順帶一提,這個展覽因為太受歡迎,決定延長展期至七月。據說,這是近年MAKK最成功的展覽。

Rolf Sachs

Fleiß的真身。

另一個,我覺得相關的作品,是Sachs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叫Der Unendliche Geist,直譯大概是「不滅的靈魂」。它是一條由許多本書疊成的高柱,再以銅鑄而成。這些書本包括最早的文學作品、哲學經典,由古至今,直到最高處199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Günter Grass的作品。

Der Unendliche Geist,直譯大概是「不滅的靈魂」。它是一條由許多本書疊成的高柱,再以銅鑄而成。

Der Unendliche Geist,直譯大概是「不滅的靈魂」。它是一條由許多本書疊成的高柱,再以銅鑄而成。

「它應該是無止境往上的。文字是德國文化重要的根基。很少國家像我們出了這麼多哲學家。我們〔每個國家〕也有出色的作家,但我認為德國哲學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學。」Sachs接受訪問時說。(註二)

書本、勤奮、哲學。三個影像重疊在一起,確實感覺很熟悉。不是哪個大文豪或哲學家的身影,而是坐火車時常看到的景象。每次坐火車、地鐵,不遠處總會有人在靜靜的看書。他們的年紀太多已三十以上,不再是青年人,然後一坐下,就會從背包或公事包拿出厚實的書本(有時也有電子閱讀器),開始忘我地讀。我記得最近有一堂德文課談起去旅遊,老師不其然概嘆一句:「我最期待是旅遊時,沒有繁務纏身,可以好好的讀完幾本書。」

另一個有趣的觀察是,有時會在火車上見到有人在聽CD Walkman(喂,CD機喎?上世紀的發明來了!),還邊聽邊傻笑,或是一副沉思的模樣。後來,去了幾趟圖書館,才猜到他們大概是在「聽書」。許多精彩的小說、散文集等等,都有聆聽版本(Hörbücher),通常是CD格式。不想用神看書,就可以輕輕鬆鬆借回家,一邊工作煮食洗澡,一邊「聽書」。從前在工廠工作,我也會偷偷聽德文書,時間才過得比較快一點。我曾經想過,這種「聽書」文化,是否可以帶回香港呢?

對知識的追求,文字的喜愛,和勤奮,不知道是否如Sachs所願,是德國人不滅的靈魂。只是每一次,我看見他們在火車上聚精會神地看書,都像是一個提醒,我還是可以再用功一點,再讀多一點,也可以再寫多一點。世上,還是有人熱愛文字。

這一串五顏六色的回收桶

其實許多作品都是很中性的,就簡單用一個裝置把德國人的某些特質呈現。這些特質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壞事,任人解讀。Sachs唯一清楚表明自己的批判是在藝術館門外的一排回收桶。

色彩繽紛的回收桶,對初來德國的人來說,是噩夢。哈哈哈哈……

色彩繽紛的回收桶,對初來德國的人來說,是噩夢。哈哈哈哈……

這一排回收桶,離遠看,自然是聯想到德國人的各種垃圾分類。垃圾分類這件事,本來就已包含許多關於德國人的形象:有條理,一板一眼,執着,愛整潔,邏輯思維。我聽過一個笑話是這樣的:一對夫婦正在一排垃圾筒前爭執,到底用過的茶包要如何分類。茶葉當然是有機廚餘,裝着茶葉的茶袋是包裝物料,最末端的小標記是紙張,把小標記釘在繩子上的釘書釘是金屬……這全都很清楚。問題是,到底茶包的繩子要丟在哪個桶呢?是包裝物料嗎?還是有機物料?繩子到底是天然綿線,還是人工纖維?……

那這排垃圾筒是在講德國人鉅細無遺的條理和執着嗎?不。

回收桶上面印着是Sachs認為應該被回收的「德國印象」:

Intoleranz (intolerance;不寬容)

Sturheit (stubborness;固執)

Schadenfreude (落井下石)

Spießigkeit(narrow-mindedness;思想狹隘)

Pingeligkeit(fussiness;挑剔,事事要完美)

Bürokratie(bureaucray;官僚化)

Neid(jealousy;妒忌)

這些貼在「典型德國人」身上的特質要被回收,意思是叫人不應該再這樣看德國人,還是叫德國人也要檢討回收這些特質?Sachs沒有說,只能自行解讀。他唯一期望參觀者,無論是德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分。你以為有些事情是很平常,但事實上它們一點也不平常,你擁有這些東西,因為你是來某個文化背景。」(註二)

了解自己的特質,然後文化之間互相補足,這是最重要的。德國人的嚴謹,補足了其他人的鬆散;但可能西班牙人的熱情,又補足了世界的冷淡;法國人的小品味,開拓了大家的美感……我知道,這個講法很粗疏,但我相信這種互為幫助和欣賞,彼此開闊的態度是正確的。

那麼,剩下來,要想的是:作為香港人,我們的文化性格,又可以為世界帶來什麼?我們確實認識了自己的文化特點嗎?如果要策劃一個 “Typical Hong Konger”的展覽,展示的又會是哪些文化性情特徵?

註一:German and why they worry about “German Angst” http://www.dw.de/germans-and-why-they-worry-about-german-angst/a-16425161

註二:Typically German? Exhibition holds mirror to society

http://www.dw.de/typically-german-exhibition-holds-mirror-to-society/a-17507774

 

Postcard 035:

P1100280

這一年的旅行,我常常想有關於自己的身分。特別是作為香港人、華人,常常想到底我們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好想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性,民族特質。但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很模糊,特別是在於自己作為香港人一分子的身分。如果德國人會為自己的守時、精準、勤奮而感到自豪,那我又會以香港人的哪些特質而感到自豪呢? “There are things that I don’t even talk about with my own self.” 這張Postcard是出自德國戰後第一位總理Konrad Adenauer的話。我不知道他說這話的背景,然而卻有很深刻的共鳴。我們大概還是不夠坦白的面對自己,所以才仍然處於迷失的狀態,個人如是,香港如是。這是我很零碎的感受,還未整理清楚。

這張Postcard,我寄了給Harris,自稱是「負能量之鬼」的他,與這張暗黑Postcard很相襯,哇哈哈哈。他正在很努力的讀神學。想起他,也想起自己除了文化身分,還有基督徒的身分,這一重更難掌握。希望我們都能在上帝面前坦坦白白,好好把握祂給我們的位份。

Dydy,剛30歲了,前Breakazine!編輯,為人膽小騰雞,卻心郁郁想認識世界。2013年6月急急搭上了工作假期的尾班車,與外子(又名猴子)開始一年的外地生活,離開之前已決定每個星期寫一張postcard回來香港給一個掛念的人。

dydy_sezto@yahoo.com.hk

Breakazin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reak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