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同事在facebook分享了一張隨街拍攝的照片:約40顆牛丸,在大埔某隧道撒落一地。大家都在照片下留言,說牛丸好不淒涼,一顆顆看來完好又新鮮的黑椒牛丸彷彿像<Toys story>中出走的玩具。

gigicow

其實,在大部分途人眼中,這些都是垃圾。

而在愛惜食物的人心中,這些都是剩食,原本可讓一、兩家人飽餐一頓。

但在我眼中,這些牛丸,不是牛丸,而是牛的身體。

看到它們,我想像一頭年壯的黃牛,牠原本喜歡吃草,也喜愛同伴與人類。但後來,牠與其他牛隻,被人拖上擠迫的車子,再帶到屠場。牠面對劊子手,眼神流露極大的恐懼,但還是要遭受屠殺。然後,牠被放血,讓屠夫解剖,切成一塊塊鮮紅的雪花牛肉,再被機器搗成免治牛肉。最後,擠成肉丸。牛丸,是來自牛。

******************************

是的,從去年大約十一月開始,我決定不再吃牛。沒有原因,只因某夜從一齣紀錄片,看到其中一幕,是一頭乳牛屠宰前的模樣 —— 原來牛的眼神,跟人類害怕時沒兩樣,也有點像我家貓兒做錯事被罵的「慘慘豬」樣子。屠夫當然視而不見,只是木無表情地站到牛跟前,用槍射殺牠的頭部。但牛沒即時死去,眼神流露極大的痛苦,於是屠夫再多射一槍。牛,終於死了,我的心也碎了。從此決定不吃牛肉,天真地希望多救一頭牛。

不過,當別人知道你不再吃牛,對膽小怕事的我來說,原來是要面對一定壓力。

首先,跟朋友們吃飯,我悄悄聲說:「對不起,我不吃牛,你們想吃的話儘管點吃。但若你們不吃,我會很開心。」

於是一場又一場的質問(而不是思辯),便告開始。

「點解?你皮膚敏感?」

「哦!牛是很毒的,我也想不吃。」

「基督徒不能吃牛嗎?」

「嗯……其實這是個人選擇,不是為了皮膚,也不是不喜歡吃牛肉,只是單純決定不再吃。」

我沒有說,吃下1公斤牛肉 = 排放36.4公斤二氧化碳、牛是充滿智慧的動物、牛也像人一樣怕死等等。其實理由很多,但在乎你是否想聽下去。

然後又不止一人說。

「豬呢?雞呢?你又吃?不如全素吖(笨)。」

******************************

其實我不吃牛,不代表我喜歡牛;在城市長大,又如何擁有接觸牛隻的經驗?平素遠足,看到牛群遠遠想走近已嚇得嘩嘩大叫。

上月,因要探討梅窩城市化對社區動物的影響,於是跑到梅窩採訪。那是刻骨銘心的體會。

當走到大草地,看到十多頭牛安靜地躺下休息,那圖畫,比「春牛圖」更美。

牛群看到人類,沒有走,默許人作近距離觀察;或許牠們害怕,但很克制,不哼一聲。

photo from Breakazine! facebook page

有頭約兩個月大的小牛女,體積如唐狗般大,竟也如狗般,用渴望愛的眼神親近我。牠實在太信任人類。

據說有人常窺伺牠們,想捉來吃。

我只悄悄跟牠說:「你要小心壞人,別給帶走。我要走了,再見。」

這晚,我在facebook中寫下:「黃牛不是寵物,也不是廢物,是活活的生命。牠們過去曾是為人盡忠服務的夥伴;牛屎落在泥土,也是人們眼中免費的燃料。今天,當人們不再耕作,便認為牠們不再『用』得著;連牛屎落在公整的石板路時,也顯得格外臭氣沖天。其實,牛沒變。改變的是人,是城市。」

謝謝牛,依舊愛護人類。

而我仍然決定,堅守不吃牛丸、漢堡包、牛雜、牛扒……

******************************

只是某天,不小心吃了一口山竹牛肉。因為粉太多,我吃不到丁點牛味。罪過。

Gi,曾任飲食版記者若干年,但對吃得的態度卻非常粗疏,只喜歡探究食物背後的人情與歷史。現為Breakazine! 編輯。

Breakazine!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break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