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一小步「可不可以住在一起?」專題,在斷斷續續之間來到尾聲。我們必須要再次強調,這個專題不是探討如何透過空間割據,去解決房屋問題。反而,由龐一鳴的文章、灣仔藍屋的住客故事、好宅的租金管制倡議,讓我們慢慢去思考:如果要住在一起,我們可以怎樣去集合力量,把社會變得更公義、更能互相理解,彼此豐富。
在最後一篇,我們記錄了一個看起來似乎毫不相干的故事:在荃灣有三百年多年歷史、於大帽山山腳下的「老圍」裏,有一位林叔叔,為了讓社區保留綠化、鄰舍生活更環保,而決心愚公移山,一個人用社區收集所得的物資,為鄰居造出一個濾水池。
「我貢獻少少,或者老圍將來會愈來愈好呢?」林叔叔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個私人花園?
這天透過服務老圍多年的社工阿謙認識老街坊林叔叔。與其說是探訪,不如說是郊遊,我們先從荃灣市中心坐十數分鐘小巴,下車後走過十多分鐘的山徑,冬天也流了點汗,才抵達林叔叔位於老圍三疊潭區的家 —— 他居於一間小村屋,屋前是一個佔地逾一萬的「花園」,建了六層水池,當中有荷花池、錦鯉池,種滿垂柳與果樹,還有幾頭可愛的貓狗走來討摸。雖然設計不及政府建設的休憩設施井然,但也的確是一個讓人能消磨整天的樂園了。
如此規模,誰都會以為林叔叔是富翁,擁有一個私人後花園。
「不,其實全是我廢物利用,從村裏收集各家不用的資源,做成一個全天然污水處理系統;這可讓鄰居的家居廢水都得潔淨,使大家擁有美好的水源和環境。」
當香港每天人均消耗132公升水源,讓生活廢水透過水管流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便以為眼不見為乾淨;林叔叔卻一直在想,如何不靠政府,自己把污水收集,過濾到兒時天天玩樂的三疊潭,不讓社區每一滴水被浪費,「這是我的理想呀,誰叫我已經住了在這裏近50年。」
這是由一口涼水引發的夢想?
半世紀在老圍生活,是林叔叔人生最快樂的事。他40年代時從國內移民來港,十來歲跟家人搬來老圍,每天放學就在村裏玩,「小時候雖然貧窮,但在村裏的玩樂可多了,放學去老圍的三疊潭游水,當時三疊潭的水可以飲的,水好清甜!」
他兒時又會跟村中幾家人一起旅行,「一人帶一個餅,就去城門水塘釣魚,渴了就直接在水塘搯水喝,又係好清甜。」他說起水特別開心,「長大了出外打工,沒時間再在村中玩了。當看到村中河溪愈來愈髒,想到以前用它來煮飯、淋花、洗衣服,就很想讓三疊潭的水變翻細路哥時那樣清澈。」
他想到家門前空地,多年來都租給鄰居耕種,後來對方年紀老邁,不再耕種後漸漸堆滿垃圾;他一直看書,想想怎樣利用,當了解到外國沼澤會以植物過濾河水,「那我不如就在做一個這樣的系統,先把我家上面十多戶的鄰居污水,都引進我家門前的空地,然後開墾幾個水池,種植過濾性的植物,然後把水引回三疊潭,這樣就不是能讓大家住得更好嗎?」
終於,1997年,當時四十多歲的他,的起心肝,把這愚公移山的計劃實踐。
這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
可以想像這是又大又難的工程。林叔叔先從游說工作做起,像個區議員,逐家拍門分享他的計劃,「我跟街坊說浴室、廚房等家居排出的廢水不會有毒,只是充滿氮磷鉀,經過過濾就會是植物需要的養份,不要浪費,大家就容易明白。」
隔離鄰舍認識了幾十年,一早建立信任,樂見有這樣的計劃,「我不需做特別的工程,只需做少少渠,依照地勢,把鄰居的污水引到我家;他們肯首,我就開工。」他開始收集村中廢棄的建築材料和生活廢物,然後順着山勢,挖出一個個水池;然後把山上十多戶鄰居的生活污水,以及山中的溪水,引到第一個水池。
鄰居起初都一起幫忙,「我最自豪的,是即使我們只在星期六日開工,但一個工人也沒聘請,物料也沒太花錢買,幾乎全是廢物利用,靠我們幾雙手做。」
這是完整的生態系統?
工程最關鍵的,林叔叔說不是他,而是植物,「第一個水池的水源是最髒的,只要種滿鳳眼蓮,就能吸收家居污水中的化學物和重金屬,讓水源得到自然的過濾,它很能適應環境,十分粗生,根部卻很發達。只要種了它就能去污。」
他說時把這池的水搯一碗給我看,色澤果然接近透明。「我去泰國湄公河,看到那裏的沼澤也種滿鳳眼蓮,就明白沼澤自我修復能力為何那麼高,而水源都是清澈的。」
第二、三個池,他就用石頭、鳳眼蓮繼續過濾水源,他還特地想到,要讓水源在第二、三個池的水源環繞,那麼就可重複過濾。「這兩個池比較深,可讓汙泥沉澱;但白鷺常來玩,把泥踏到四處都是,又要我清理。」他看着不怕人的白鷺,裝作沒好氣的說,「所以未算乾淨的,我要引到第四個池塘才成。」
第四層水池是最具規模,他特地設計一個大型荷花池,大概有半個籃球場那麼大,種了楊柳、荷花、水草和浮萍等,也養鯉魚和吃蚊的小魚。「白鷺喜歡來吃魚,魚又吃蚊,又能控制水中的氧氣;同時植物吸收了魚糞鳥糞做肥料,水又被植物過灑,能分解水中的化學物質,於是浮起來的污染物只靠人手清理就可,水都變得清澈透明了。」聽畢才驚覺林叔叔居然親手做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當水再流到第五和第六層,已經達99%清徹,最後就引去三疊潭,然後再到大河道,把淨水還給大自然。
給潔淨的,不單是水源,更是生態和居民的心靈 —— 老圍自此吸引許多白鷺、小鳥和蝴蝶到來,當睡蓮綻放,小鳥鳴唱,人心就舒暢起來。
這可以是社區共享的視野?
從1997年至2007年,林叔叔每逢假日都在這片土地做這做那,漸漸鄰居又忙自己的活,剩下他獨個兒努力,每天都得花一兩小時打理這裏。
「其實我常常做這種損己利人的事。幾年前我把家門前開放讓人經過,更親手開了一條小路,但可惜多人使用就多了垃圾。但沒所謂啦,街坊不用再繞路去後山嘛。」而即使眼前的水池令他如此辛勞,他也沒後悔,「我家的污水有幾多?能順便幫到鄰居就好。我自己做到幾多就做幾多吧,畢竟清理垃圾是就每家的責任。」
事實上,家,不止是睡覺和休息的地方;生活製造的污水與垃圾,同樣是起居生活的重要元素;就像「藍屋好鄰居計劃」居民自發的家居廢物分類回收行動,鄰里一起為自家的垃圾負責;林先生就有這樣的視野,去把個人愛護生態、種植和做工程的興趣,變成社區的共同實踐。
如今,他更經常讓導賞團來參觀他的污水處理系統,並分享做人道理 ,「不論住哪裏,人都要飲水思源呀!」老套?不?其實他心裏更是希望老圍這老村,有更多社區內外的年輕人承傳,「我開放屋企,做少少嘢,令老圍愈來好好,無所謂呀!」其實他為社區做的,又豈止少少?
(全文完)
Text & photo by Gi
Edit by Dyd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題【可不可以住在一起?】
1. 睇真啲:藍屋共住是怎樣?
2. 諗一諗:我試過不用花錢就共住共居!
3. 看一看:共居的社會意義是?
4. 向前踏:去做一個為別人締造共居生活的媒人?
5. 做多點:我可為共住街坊貢獻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