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的一天,我們坐上開往坪洲的渡輪。這是我第一次來坪洲呢。

這天浪特別大,幸好船程只是短短四十五分鐘。我們走進坪洲的唯一一個市集,窄巷兩旁的小店好像還停留在六、七十年代。這裏沒有長洲的喧鬧,卻保留了純樸簡單的小島情懷。蔬果店的價錢牌,全部都是老闆親手寫的;建材舖老闆一邊悠然自得地彈奏楊琴,一邊看舖。在這裏的時間,彷彿走得特別慢。走過了市集,眼前便是東灣,五顏六色的小艇隨意停泊在水中,很安寧。

從「小島靜舍」的落地大窗看出去,正好就是這個畫面。

(攝影:張志偉)

(攝影:張志偉)

孕育下一代的空間

走進「小島靜舍」,350呎的小房子,四四方方的空間設計,簡約無間格。看似平平無奇,但其實房子暗藏機關。只要把牆上的木板放下來,就可以成為掛牆睡床。翻開房子正中央的大型餐桌,原來是一個浴缸!可以一邊浸浴,一邊從大露台看着東灣,海景一覽無遺。

張志偉說:「人在洗澡時,特別多靈感,因為那是我們最放鬆的狀態,這是有科學根據啊。」他是一個專業攝影師,擁有多年拍攝藝術活動的經驗,也是「小島靜舍」的管理人。「小島靜舍」的空間設計花了不少心思,特別注重藝術工作者的需要:多留白,靈活,簡潔。

「我累積了二十年舞台攝影的經驗,令我思考做藝術的朋友需要甚麼。」他一直在想可以怎樣回饋表演藝術工作者,「現在很多人都認同需要休息,大家都很累,特別是不斷做創作、做藝術的人,他們都是被忽略的一羣。」這是他二十年來,拍攝藝術活動所得出來的結論,而他亦希望為自己的人生階段做一個小總結。

他一直為劇團做拍攝工作,到了某個階段,大家都把他定型為攝影師,難以再認識新的劇團或其他藝術工作者,「我希望嘗試開始一個新階段,做一點新突破,認識一些新朋友,所以我想到以『休息』為主題。」他萌生起創立「小島靜舍」這個念頭。

如何讓疲累的藝術工作者可以休息,又可以滋養到他們?志偉想起自己的經歷。1997年,他因為舞台攝影而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的獎學金,到紐約交流一年。那段日子,他在外地生活和學習與不同朋友自由交流,對他後來的藝術創作很重要。「那是一個影響至今的經歷。因此我在想,要是有能力的話,我也想幫助其他人經歷這樣的交流。」志偉續道。

(攝影:張志偉)

(攝影:張志偉)

志偉選擇在坪洲成立「小島靜舍」,除了想培育藝術的下一代,其實還有自己的下一代。

「我這種想法好像有點『怪獸家長』,但我想,如果我將來的孩子,可以在這裏長大就好了。」志偉說。坪洲的寧靜和純樸吸引着他,所以過去幾年來,他一直在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機緣巧合地找到了位於東灣這間房子。

目前孩子還沒有出現,他又想回饋藝術行業,於是就開放這個空間,讓藝術工作者有一個尋找靈感的空間。2015年,「小島靜舍」誕生了。

可是,一定要是做藝術創作的才可以來嗎?

志偉回想過去的一年半,除了藝術家、藝術行政人員和作家,也有教師、學生和社會工作者入住過,因為志偉相信他們都需要一個能夠靜下來思考、認識自己和做創作的空間。

聽起來,好像任何人都可以來「小島靜舍」住?

志偉說:「甚麼人都可以,不要當這裏是旅館,期待有人服侍就可以。」

他還會間中會舉辦「島.聚」,半開放式地讓租住過這裏的人,自出自入地享用這個空間,令不同的藝術工作者可以彼此連結,醞釀出新的靈感和創作,有時也與其他團體合辦工作坊。

「有時我還會『撮合』一些藝術家。」志偉笑說。

曾經有一次的「島.聚」,讓幾個素不相識的攝影和畫畫的單位互相認識,各人成為朋友之餘,最後他們一起合作,拍攝了一輯人體彩繪。

這個在小島上的靜舍,不但是一個安靜、休息的地方,更是一個孕育靈感、交流藝術的搖籃。

志偉 (左二) 正分享這一年半以來,在這裏收集到的故事。

志偉 (左二) 正分享這一年半以來,在這裏收集到的故事。

由戶內到戶外,尋找藝術的靈感

這天入住在小島靜舍的朋友,是劇團「天台製作」的工作人員。小小的空間便住了六個人,一起生活三日兩夜。「這次真的很難得,除了幕前的演員外,幕後的設計師也一起參與。」「天台製作」的創辦人Michelle說。

他們做的是編作及實驗劇場,有別於傳統劇場,編劇不是一個人的工作,而是整個劇組即興的共同創作,所以每個工作人員之間的連繫都很重要,「因為這裏空間不大,大家要很緊密地生活,這是我們做劇場很需要的。外國的劇團大多有自己的工作室作排練,空間、自由度都很大,可以經常一起相處,做創作比較容易,但我們都是自由工作者,要在短時間建立凝聚力,便要靠這空間幫忙了。」這次與「天台製作」合作的劇場人Billy說。

這個小小的空間,拉近了劇組人員的距離,又提供大大的自由度給他們去創作。「在這裏,我們可以隨意地運用時間,例如:我們討論了一會兒創作內容,興之所至就去煮飯,然後慢慢地吃,吃了良久之後又練歌。」Billy續道。

「牛奶與蜜糖」是「天台製作」與Billy合作的劇作

「牛奶與蜜糖」是「天台製作」與Billy合作的劇作

創作是源自生活,要做出好的創作,先要好好地生活。這種看似與演出毫無關連的平凡生活,其實在沉澱、醞釀,慢慢地累積成創作的土壤。

Billy說:「今天我們吃早餐前,做了一小時瑜伽,然後一起煮早餐。平日生活不會這樣緊密。做劇作表演,在身體上和音樂上的訓練都很重要,無論是體能、身體動作、音準都很需要練習。在這裏,我們有很多時間一起練習。 」

這空間令他們可以有另一種排練的節奏。他們平日在工廠大廈練習,面對着幾面牆壁,靈感都有限。加上大家是自由工作者,又或者同時要負責幾個表演,所以每次都是匆忙趕急地排練,沒有空間讓大家由零開始討論創作。而在這裏,排練和創作都融入生活之中,讓大家參與創作過程,不會有指定的練習和休息時間,避免平日那種各人只會練習好自己那一部份的排練,不再讓創作和演出被切割成一片片,而是重新成為每個劇團成員的事。

可是,要地方一齊生活,一齊練習,租用其他營舍不就成嗎?

Billy說:「這裏的空間明顯是設計給藝術工作者,因為可以很彈性地使用,例如:我們可以不把掛牆的睡床拉下來,而是把它當成壁佈板,貼上各人對劇作主題的想法或搜集到的資料;又或者把餐桌的大木板拉下來,蓋着浴缸,就變成大桌子,大家可以圍着開會;想唱歌時,可以坐在地上;又或或者在地上做瑜伽,但其他營舍就不可以隨意移動傢俬。」

「政府營舍有其他人入住,有時是一家大細,感覺不一樣。有些營地會提供了射箭場和繩網陣,但這些對我們來說,用途又不大。」Michelle續道,「這裏讓我們做到一些在工廠大廈做不到的練習,可以接近大自然,看看這裏有甚麼可以啟發我們。」

 在大自然中排練 (rehearse and training in nature),在外國的編作劇場中很普遍。而「小島靜舍」帶給他們的,不單止室內350呎的空間,還有整個坪洲。

志偉說:「這裏很多地方都很安全,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露營,可以到南灣,又可以上山頂,順道在手指山看日出。在這裏,即使下雨也可以行山,晚上行山又可以,很安全。」

「這裏要山得山,要水得水。」Michelle說。那天下午,他們準備到坪洲的北灣,在水中耍太極,又打算隔天走上手指山,在大自然裏進行一些練習,開放地讓大自然跟他們說話。

訪問過後,「天台製作」到北灣的水中耍太極和打「海鼓」(即是在海浪上拍打) (攝影:張志偉)

訪問過後,「天台製作」到北灣的水中耍太極和打「海鼓」(即是在海浪上拍打)
(攝影:張志偉)

穿梭離島與城市,累積力量走下一步

訪問當天還有另一位嘉賓Ida,她不但從事藝術行政工作超過十年,亦是一位瑜伽導師。平日在工廠大廈教瑜伽班的她,特別喜歡這裏的環境,面對大海做瑜伽的感覺很舒服。

「一看見窗外東灣這個景象,便覺得很吸引。」Ida說這句話時,望向海景的雙眼流露出嚮往的神態。「當時我在想,這個空間除了自用之外,還可以有甚麼,如果這裏有更多的意義,它的性格會更強烈。而我本身是一個瑜伽導師,所以便混合這兩個想法,做了瑜伽假期。」Ida說瑜伽假期 (Yoga Retreat) 在外國很流行,在香港卻很罕有,「這個空間很容易發展,即使室內細小,但整個坪洲卻很大。」於是Ida就由「小島靜舍」一開始運作,就定時在坪洲舉辦瑜伽假期。一年半下來,變成這裏的常客。

(攝影:張志偉)

(攝影:張志偉)

她每個月舉行一次瑜伽假期,最多只有五個參加者。每次共有兩節瑜伽練習,其餘時間就讓參加者到南灣玩水,又或者上山。有時她還會帶參加者逛逛坪洲。「九成的參加者都是第一次來,或很久之前來過,他們都不認識坪洲。」

志偉說:「很多年青人到過很遠的地方,卻沒有來過坪洲,但其實可以簡簡單單地拿一枝筆、一本簿到附近畫畫。」

Ida說:「這個小島與其他島不同的是,這裏沒有設計給遊客的事物。」 的確,這裏沒有像長洲張保仔洞的『到此一遊』式的景點,又沒有像芒果糯米糍的必吃小食,但每一間小店都各有味道、卧虎藏龍。「他們經過小店時會覺得很神奇。」Ida笑說。

就像我偶然發現了建材舖藏着隱世的楊琴高手,「嘩」了一聲,嘖嘖稱奇。

「只要在這個社區走一走,就會聽到很多故事,有街坊親朋戚友的事、這裏將來會起甚麼樓、那裏發生了甚麼事…這裏是一個小村莊,與外面的城市生活不一樣。」Ida說,「瑜伽假期的『瑜伽』只是5%,其餘的是這裏的生活。」

瑜伽假期導師Ida

瑜伽假期導師Ida

Ida在「小島靜舍」舉辦瑜伽假期,讓人重新認識身邊的事物,了解坪洲這一個小島。而這個空間亦讓她踏出了事業的新一步。

「我本來的工作是做藝術行政,瑜伽是其次。在這裏舉辦過瑜伽假期後,多了人認識,也有雜誌訪問過我,因此,我開始在城市裏物色一個地方教瑜伽,並在葵芳開始了自己的studio。但這是相輔相承,葵芳的學生會有興趣參加瑜伽假期,參加過瑜伽假期的人,也會問我平日有沒有授課。不可以永遠在坪洲,又不可以永遠在城市,兩樣互相拼湊才是最好的。」Ida說。

志偉說:「瑜伽假期的所有東西,都是由Ida構思,並不是『小島靜舍』幫助她。她可以很自由地探索自己想做的事,而且更加有動力。」

這大概也是「小島靜舍」的出發點,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人探索與嘗試,尋找自己的方向。

開放空間,靜待成果

無論是做藝術的,還是想要安靜休息的,每一個來到「小島靜舍」的人,彷彿都是志偉的「孩子」,慢慢地在這裏成長,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

這裏開放了一年半,志偉已經儲了一本作品集,收集入住過這裏的人的創作和故事。「我沒有期望他們會在這裏做甚麼,他們都是自由地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本作品集,彷彿既是這段日子以來的成績表,也好像是記錄了志偉的「孩子」的成長過程。

要孕育下一代,最重要是願意放手讓人嘗試和探索。志偉開放了「小島靜舍」這個小小的空間,默默的看着一個個故事的誕生,靜待一個個藝術工作者開花結果。最大的滿足感,莫過於此。

「其實這也是我的一小步。」志偉謙虛地說,「我們每人都在走一小步,就是各自做好各人能力所及的事情。」

(全文完)

Text by Dor
Edit by Kuen + DY
Photos by Andy Wong + 張志偉

延伸閱讀:

KUC Space:把空間還給社區的實驗

德昌里三號:一個人搞的社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