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香港,若沒有強大的信念在背後支持,真的很難堅持耕田。我們個多月來跟着「港嘢」走訪了不同的農場,聽着每個農場的初衷和故事,都各有不同──有在土地抗爭扮演重要角色的,有滋養靈性的,有專注研究有機耕種產量的;塱原呢,「我們由始至終都是為了雀仔啦!」長春社的Kami說。

塱原是米埔之外的雀鳥天堂,位於雙魚河及石上河之間,是一片三角形土地。水漲的時候,會帶來很多營養予農田,泥土肥沃,一直以來這裏都有很多農作物,尤其適合種米,後來以種葉菜這類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為主。

1999年,那時仍未合併成為「港鐵」的九廣鐵路,計劃興建落馬洲支線的「高架橋」,橫跨塱原濕地。幾經拉扯爭持,最終環保署否決建議,稍稍保住這個雀鳥天堂,「(鐵路)宜家去咗地底啦。」Kami說,九鐵最後要多花逾20億規劃地下通道。

長春社助理保育經理Kami(許淑君)

長春社助理保育經理Kami(許淑君)


這裏是香港現時唯一有這麼大面積的連片農田。有旱田、濕地、荷花池塘、水滋塘、魚塘。閒日的田間,時不時都見到有人拿着長鏡在田裏拍攝雀鳥。

跟着Kami和同事Teresa一路走,有一大堆雀仔突然從草叢裏飛出來,我反射地驚呼「哇,好多麻雀呀!」,Kami溫柔地糾正:「這是文雀啊。」文雀和麻雀英文都是sparrow,文雀較小,也較常在農田出現。

長春社在2005年與觀鳥會開始了在塱原生態耕種的保育計劃,在田裏種植茨菰、馬蹄等水種植物,吸引長腳的水鳥到水裏吃蟲;又在2009年開始種水稻,吸引禾花雀到塱原聚集,也有讓稻田浸水,讓兩棲類在水裏產卵。

為了天上的飛鳥,種了但不收

全香港共有503種雀鳥。在塱原,2005年有200多種,開始保育計劃之後,到2014年,就有301種,有斑紋鳥、八聲杜鵑、黑翅長腳鷸,彩鷸等等,曾有報道指塱原的農夫不滿保育計劃「引雀仔」,吃掉田裏的葉菜,Kami澄清,「唉,其實我們種的,引來的雀仔很多都是水鳥,只吃水裏的蟲,禾花雀又不吃葉菜的……會吃菜的通常是紅耳鵯、白頭鵯、八哥,這些是城市裏的雀仔,冬天沒東西吃就來啄啄菜葉,但並不是我們種的東西引來的啦。」

長春社其中一個重點保育的對象是禾花雀,他們向農民租的稻田,10幾塊裏就有一、兩塊是不收割,也不設網,Kami說,「都是給牠們吃的啦。」嘩!這塱原不只是雀鳥天堂,簡直是個「大放題」。


禾花雀的一國兩制

在塱原的禾花雀。

在塱原的禾花雀。(長春社facebook 圖片)

「能落到來香港吃的(禾花雀),本身都算好命大了。」Kami說,禾花雀在西伯利亞一帶繁殖,冬天會飛來廣東一帶過冬。中國人一直有吃禾花雀進補的傳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於2000年時將禾花雀列為「無危」級別,到2013年就成為「瀕危」動物,與黑臉琵鷺是同一個級別,「大陸那邊一set網,一晚就幾萬隻落網啦。」眾人驚呼……「但一過境,在香港是不能吃雀鳥的(違法)*,連麻雀都不行,我們都是讓牠們有個安全的環境,吃吃過冬。」禾花雀不懂一國兩制的意思,在塱原過冬之後再飛到哪兒,就要聽天由命了。「港嘢」的浩盈問,「全球暖化會影響牠們嗎?」「唔,暫時沒這樣的數字喎,但牠們最大的問題真是被人捉,不是全球暖化啦!」沒想到比全球暖化破壞力還要厲害的,是中國人的飲食文化。

*廣東省於2008年已將禾花雀列為重點保護動物。但由於市場對禾花雀需求太大,捕獵活動仍然禁之不絕。

刻意地維持「隨意」的生態

DSC_4752

「一直以來,這裏的耕種本來都是很random,也因為這樣,才造就到這麼多元的生態出來。」Kami說,近幾十年耕種少了,生態就被影響。「這裏的生態最適合種米,但因為外國米(例如泰國米)在價格上的競爭,穀的處理也很花人力成本,所以後來這裏的農民漸漸放棄了。」

所以長春社選擇了一些傳統,但未必有很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來耕種,希望回復以往的生態,他們向農夫租田,請他們種指定的東西,好像水種的蓮花、茨菰、馬蹄;冬天時在休耕的稻田種西洋菜;有些田甚至指定不種東西,只是「放水」落雞屎,養水滋給水鳥吃。「就是以生態的需要為先吧。農夫有時會講吓數啦,『可唔可以種兩個茨菰馬蹄呀?』咁囉。哈哈。」

現時政府有計劃收回塱原的土地興建生態公園,但細節未公布。Kami表示,當局有找長春社一起商討,她認為除了維持現在生態的價值,生態公園應該先聘請本地的農夫耕種,「其實這可以是一件好事(生態公園),因為現時農夫都是租地,若政府把地全收了,反而可以讓本地農夫更穩定地從事耕件。」當然,還是以對生態好為最優先的大前提吧。

「米會」:本地米,有產量,有市場!

DSC_4724

復耕本來只是為回復生態,保育計劃現時發展日趨成熟,米田也開始可以做到一定產量,「產量有3,000公斤產穀,磨成米後也有8成。」品種有珍珠米、粘米、絲苗。這個數目的產量需要很多人手幫忙收割,所以長春社成立了「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簡稱「米會」,招收會員在農忙時幫手,也藉此教育和宣傳生態保育。(Facebook專頁連結按此

Teresa說,米會的會員由退休人士,到兩、三歲的小朋友都有,每年最忙是兩造稻米收割的時間:7月和11月,「最煩惱是通常大家都是在週末才來幫手,若果約好的那個星期日下雨就麻煩了!所以若不是太大雨也不會取消的。」農作物要成熟是不會看星期幾的,若遲了收割的話,稻米等不及就會發芽,「所以有時也會請一些已退休的會員平日入來幫手,甚至要叫外援來。」忙亂之中也有樂趣,「下過雨的話,田裏還很濕,大家好像在玩泥漿摔角;稻不能濕的,但我們又不夠容器,於是大人小朋友要一起築成人鏈,把收割回來稻米傳出農田,哈,好齊心的。」

不僅米會的成員享受過程,塱原生態米有產量,也有需求,這是因為近來對本土農業的關注。Kami說,「由最初只是做生態,到注重本土耕作,這是一個演化的過程,也是因為社會的需要。」

(全文完)

text/ lokman
photos/ andy

「有得食。好好食」專題

一小步 Little Post X 港嘢 Kong Yeah

 第五站: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

 【食譜】金銀蛋炒生態西洋菜

 生態糙米 + 西洋菜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