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559

 

「菜園村農業先鋒田」,名字聽起來就已經相當有革命的味道。

事實上,它真的來自一場變革。

4年多前,香港剛開始土地和本土農業變革。

我們一行9人,沿鄉郊獨有的小路,走到這略大的田地。阿竹(馮汝竹)是田的主理人,出門送菜給客人未返,只剩拍檔青姐在。「冬天嘛,我們種的都是各式各樣的葉菜,香港人愛的菜心、芥蘭、西洋菜都當造,好靚。」青姐說。椰菜頭一個個脹卜卜,白蘿蔔已從泥中探頭而出,還有網棚內的荷蘭豆,已經開出紫色小花。

但阿竹已預先告訴我們,今天要在田裏煮的,並不是這些為人熟悉的蔬菜。她要煮「春菜炆臘肉」。噢,春菜?這不是芥菜嗎?(芥菜和春菜怎樣分?)

「我選春菜,就是想讓大家知道多幾種香港出產的蔬菜。不是一年到尾都只有菜心、蕃茄和薯仔。」阿竹回來時,笑笑說。

是的,我們對自家種植的蔬菜認識很少,主流媒體一直對農業發展亦沒多大興趣。

直至2009年,政府決通興建高鐵,是為變革之始。

DSC_3749

農業變革的開始

當年,香港大部分人,對「有機」、對「耕作」還是一頭霧水。菜園村的村民,包括阿竹要向全香港解釋,為什麼他們寧願背負「阻人發達」的罪名,還是堅持反對政府興建高鐵的原有路線圖,要保衛家園,保留香港僅餘的鄉村生活。

許多一向自認「識飲識食」的香港人,第一次在立法會外,看見我們鄉郊出產的菜蔬。從未犂過地、除過草的青年人,竟然主動到菜園村,幫農夫做農務、記錄土地的汗水。他們捧着白米苦行,三跪九叩,為的是感謝土地。

這幕感動了許多人,也使不少石屎森林裏的大人細路醒覺:我們有得吃,都是因為土地有所出,農夫辛苦了。

4年後的今天,「天台菜園」、「假日農夫」、「永續耕作」開始為人所知。但本土農業仍然是少數。按政府的數字,本地農產只供應全港食糧的2%。

「啲人成日話:香港農業無得做㗎啦,你睇下,佢哋淨係佔2%咋。我會問:如果佔有率真係咁低,點解淨係八鄉,都有過百個有機農夫呢?點解有機農夫不斷出世,而唔係死亡呢?點解呢?如果是絕望,就唔會有人加入啦。唔通有人迫佢哋做農夫?」阿竹問。

「其實做農夫,真的不容易,除非真心中意,有回報,不然,不容易捱的。」

DSC_3746

用時間摸熟土地

「菜園村農業先鋒田」離菜園新村和「生活館」不算太遠,最初由10位村民共同承租,一同打理。被稱為「農業先鋒田」,因為這是菜園村居民租來的第一塊田。「要重新找到一塊地,是很不容易的。若不是村民認識這位地主,我們也租不到。這完全是因緣際會。」阿竹說。

在香港要租農地,不像租屋,沒有地產經紀「專營農地」。而且許多農地都正被荒廢,等待出售發展,地主根本不想租出去。

相對於農業技術研究、硬件配套支援,農地被囤積才是本地農夫面對最大的困難。然而,政府在最新的「農業政策諮詢」,卻隻字不提如何解決此根本問題。

阿竹和同伴第一次租地,簽3年約,半年前完約打算續租。「我們想傾租5年。他不肯,只肯續3年。這對於農夫來說,是有困難的;我們並不是買把鋤頭,就可以落田開檔,我們也要投資的。」她說。田裏的設施,例如水管、棚架、圍欄,全都是投資,並不是一時三刻就可以回本。

更複雜的是,要花時間摸清楚塊地。

DSC_3761

「好多人諗耕田諗得太簡單,以為除了草、開墾就知道可以種什麼。你要摸熟塊地,是需要時間的。例如,像我們種了這麼久,才知道原來那邊那一小塊地是可以用來薑的。我們現在站在的地,卻不行。這裏最好用來種粟米。」在幾百呎之內,也有微小的土質成分差別,還有風向、日照等,全都有關。

再說地勢。阿竹說這塊田,平常人看起來,會覺得是平地,但其實它是微微傾斜的。哪兒聚水、哪兒不聚水,對於種什麼也很有影響,這也需要時間去考察。

「種了3年,我們才知道哪個位置可種西洋菜,又觀察到這田種荷蘭豆、豆苗很好。冬天種春菜、芥菜最易,不用打理,就長到膝蓋高。」如果租約只有3年,前途未定,叫農夫很難放手去種。「3年嘛,是剛剛有足夠時間去了解,然後就……分手囉。」竹姐鬼馬地說。

那幾多年租約為佳?「5年吧,這是最基本。」

政府提出的農業園,正正是5年租約。「政府租畀我?佢租邊度畀我先,山頂嗎?」阿竹笑說,「政府啲嘢,聽住先啦,佢通常只得個框架。」

本地菜的去路

3年多前有10個人打理的菜園,今天只剩下阿竹和技術工拍檔青姐,工作相當繁重。「(從前的)同伴們都太忙,他們現在要忙起屋。有時間的話,他們也會來幫忙耕田的,但這陣子真的是太忙了。」竹姐很理解。「你而家看到只有我一個人,但其實田裏所有的設施,都是同伴們一手一腳一同建立起來的。若沒有他們,3年嘛?只我一個人的話,大概可以修整到這張麻雀枱附近的地方吧。」

阿竹沒抱怨,但現實是她們要做農務、聯絡客人、沿鐵路送菜,還要應付像我們這些採訪的小媒體,是由朝做到晚,差不多一年365日無休。「我算好彩,除了有村民的支持,也有村外的朋友來幫忙,阿迪(土地正義聯盟朱凱迪)都會來拔草。今天也有兩個學生,義務來幫我搬竹、做圍欄。」

「一個人在田裏工作,是很艱苦的。我們對天氣的適應,對農作物失收,都未必應付到,一定要有人支持。如果做農夫,永遠都是一個人單打獨鬥,是幾傷心的事。」

DSC_3566

有人支持,才種得出又高又大的春菜,又甜又肥的蘿蔔。「不過,你種得出,又唔代表你賣得出喎。」阿竹說。「我種的春菜無論幾大棵,炒下餸,影下相,但如果沒有客,那又有什麼用呢?種5棵就自己欣賞,但種50棵畀邊個呢?」

本地農夫最大的客人是政府的「蔬菜統營處」,然而它的運作和銷售方式,一直是個謎。「他們內部的運作是怎樣,我不清楚,在旁邊估亦對他們不公平。但我從不少農夫,也聽過許多傷心的故事。例如,我今日出3籮靚芥蘭給菜統處,會因為他自己內部銷售或者接觸不到客源的問題,而把全部菜,或一半菜退回給農夫。」

有人有菜無人買,有人想食本地菜又買不到。「好多農夫無辦法自己直接賣菜給消費者,中間的關卡塞住了,菜被打回頭,結果就做了堆肥。成日都發生這些事。」阿竹認為,本地有機菜是有得做的,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幫助身在鄉郊的農夫把菜送到消費者面前。

「銷售渠道不通,也不可以只怪菜統處,我們都可以靠自己的,但自己又唔夠本事。如果有另外一個巨人出來,可以幫農夫打開銷售渠道,菜統處將來就只不過是一個small potato。但暫時未有這樣的人出現囉。我們其實都沒有寄望菜統處的,好多農夫都唔靠佢。」

「唔靠佢」,就靠自己踏單車出西鐵站,沿鐵路線送菜,或者參加不同的地攤、農墟。「好在而家有Whatsapp,我可以一次過問大家要唔要菜;以前要逐個打電話,幾得人驚。」阿竹笑說,「除了農業變革,我們也需要科技進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許多人說,香港沒救了,我們沒法變。
但再看本土農耕變革的討論,由4 年前的不聞不問,到今天被廣泛報道。
大概4年前由菜園村生出來的種子,已開始成長,希望延續下去,就如阿竹種的春菜長得那麼大。

DSC_3549

「有得食。好好食」專題

一小步 Little Post X 港嘢 Kong Yeah

 第一站:菜園村農業先鋒田

【故事Stories】由最初的變革說起

【食譜Recipe】阿竹的春菜炆臘肉

【好好食Q&A】春菜、芥菜和臘肉

DSC_37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回預告:

農耕生活,不只下田種菜,還要與社區連結,把永續生活的概念傳出去。
至少,這是他們,一個位於住宅區旁的小農場的理念。…….(密切留意一小步港嘢Facebook)

6

text/ dydy
photo/andy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