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發展未見其利先見其弊,中港未融合,先衝突。
新界北區好像上水,粉嶺,大概在兩年前,由小市鎮變成傳媒焦點。作為北區居民,因著政策轉變為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在發展這硬道理下,只能被動捱打、接受現實?一班心有不甘的北區街坊,提起筆桿、拿起舊款單反,嘗試藉「趁墟@北區」來一場自我安慰式的網上悼念,在社區消失前憑弔一番。
回憶總是浪漫,記下回憶的過程卻不容易。
空有理想,赤手空拳,如何開始?遠親不如近鄰,聯絡分享、偶遇詳談,幾重的關係網絡(facebook朋友,教會弟兄姊妹,從小認識的街坊…….),交織了「趁墟@北區」的手足,拼拼湊湊,總算集合了拍攝、剪接、採訪及設計的人手,讓信念付諸行動。
經過成員的討論,「趁墟@北區」定位為一個網上社區記錄平台(https://www.facebook.com/marketnd),藉文字、影像專訪記下北區墟市的故事。有別於主流媒體,在坊眾眼中,「趁墟@北區」甚麼也不是。要向小店「老」闆解釋「網上」「社區紀錄」「平台」等字眼,真正是難過登天!初期邀請十間有情感記憶的小店訪問,全吃閉門羹。
困難只能阻攔決心不夠的人,重整旗鼓,我們開始把介紹印成白紙黑字,多番探訪,最終,也得到了幾個正面的回覆。
沒有採訪經驗,唯有只是幻想採訪的情況。雖然做足準備:資料搜集、實地考察、設定問題、拍攝安排⋯⋯但現實與幻想總有一段距離,曾經的對話,拍攝時總不能再捕捉;預期的情懷,卻沒有出現;當我們努力懷緬,別人不一定珍惜;觀點與角度,人人都不同。
望穿秋水,苦盡甘來–張秋記 《趁墟@北區》報道
在艱難之間,卻遇到適時的幫助。上水有對年青夫婦因為愛這個社區,剛剛開了一間小咖啡館,與我們「臭」味相投,常常幫助我們搞活動,也讓我們打躉傾談商議。我們也遇上了從小在家裡在石湖墟裡經營小店,在這裡長大的紀錄節目導演,還有滿有才華的作家、創意十足的設計師。他們的經驗分享,讓我們在各方面更進一步,也叫我們在限制中能繼續突破前行。
我們去採訪的最大原動力,就是對社區的那份情,我們面對不是一個陌生的對受訪者,而是一個在我們生命中有印象,但「陌生」的街坊,一次又一次的探望,把採訪者與受訪者的距離拉近了,這些街坊在我們生命出現的故事,就多了許多有血有肉的細節。
故事放上網,得著讚賞回覆,這些成功感也成為繼續走下去的動力。社交網絡除了成為發佈的平台,也讓我們與其他社區中同樣有相同抱負的戰友取得聯繫,除了互相鼓勵、欣賞外,更讓我們知道我們其實沒有精神失常,(哈哈),我們並不是孤身作戰的。
勢孤力弱,定必無法阻擋打著發展旗號的推土機,重新發現社區墟市的細節情懷,在商場與商場,只有天橋沒有街道的社區外,讓人知道生活尚有其他可能。這是我們正在小步邁向的目標。
趁墟@北區在石湖墟搞的活動。
人力所限, 加上小店結業的速度比想像更快,只做「臨別留影」(即小店結業前的記錄),也叫製作團隊抖不過氣,原本一年十個採訪的期望只能落空。有時現實總叫人洩氣。但因著情,希望我們這個春秋大夢還可以繼續發下去。
—
Elton,口水多過茶,唔怕醜周街識朋友,住左係北區廿幾年,喺教會常俾人當係幹事的小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