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即將出發去工作假期的朋友,問道:「我點樣先可以好似你哋咁,認識到咁多不同地方的朋友啊?」
收到這個問題時,兩頰一熱。
其實我和猴子都是自閉仔,真的沒有認識到許多朋友。
但關於在外地認識新朋友,我在自己的小記事本也曾寫下一點想法,好可能也是「阿媽係女人」的點子,但就不怕羞的在這裏分享一下,歡迎大家一同討論和豐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eckpoint 1:你看見那圍繞在你身旁的光暈嗎?
我很喜歡“Aura”這個字。
它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字,在一些相信超自然能量的討論中,這個字指每一個人發放出來,獨特的光彩和能量。我不是「新世紀運動」(New Age Movement)的信徒,但我對於Aura這字所描述,每個人身旁都圍繞着一份獨特的氛圍,倒是十分認同。而且這種氛圍,是直接影響身邊的人與你的互動。
我們試過許多次在火車、巴士、街上被毫不認識的人搭訕,然後熱烈地聊起來。回想起來,那通常都是我們倆最放鬆、快樂的時候:眼神閃閃的看着火車外的風景,或是因為附近的小狗而樂不可支,有時也是因為見到美麗的景色而正興奮地討論着。大概是因為我們散發着一個快樂、輕鬆的氛圍,這才叫人會跟我們兩個傻瓜搭訕起來。
有些旅人或遊客是很專注的,總是埋頭在自己的旅遊書中,或是很目標明確的一站趕一站。這當然是個人的選擇,但如果真的想在旅途上認識新朋友,放下腳步,輕鬆一點面對行程,留意自己不要抱着太過警戒的神情,這都是有幫助的。
Checkpoint 2:你有努力的認識這個世界嗎?
認識新朋友,通常第一個問題是:“Where are you from?” 然後對方可能回答:「意大利」、「比利時」、「緬甸」、「伊朗」、「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秘魯」、「多明尼加」……接着要怎樣把對話延續下去?如果你對那個地方有一點認識,那自然是比較容易打開話匣子。至少,你要知道那個地方是在南美洲,非洲還是歐洲?(你分得到保加利亞Bulgaria跟玻利維亞Bolivia嗎?那摩洛哥Morocco 和摩納哥Monaco呢?)說俄文、法文還是西班牙文?你可能會說:這「雞碎咁多」的知識有用嗎?真的可以打開話匣子嗎?
可以。我通常是透過語言打開話匣子的。例如:「那你是說法文的吧?噢,我覺得法文好難發音啊。」回應通常是:「不不不,我覺得德文比法文要難上幾百倍……(然後大家一同慨嘆德文文法的艱難……)」
我不是說一定要像考試般重讀地理,但至少要有一顆對世界好奇的心。不然,人家再努力的講,你還是一頭霧水,那就大家也沒趣了。其實,你也可以順着自己的興趣來認識不同的國家。猴子最常跟人打開話匣子的方法,就是提起那個國家的足球明星!「你來自喀麥隆?老實說我對你們的認識不多,只知道你們的足球員,例如伊度奧……」然後那男生們就自然聚在一起說些我不明白的足球用語……
Checkpoint 3:你有試過努力的學一種外語嗎?
那怕你學得一塌糊塗,只要曾好好的努力過,對於認識新朋友,總有很大的幫助。例如,當我們的德語進步至基本日常對話勉強能應付,新認識的德國朋友就已經特別熱情,也會講更多關於他們的文化的故事給我們聽。他們常常說:「你們真的很努力講和學習,I am very proud of you two!」其實,我們都不知用錯幾多字,忽略了幾多文法規條,但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努力,就會很積極的回應。
那要學哪一種外語呢?你可能會問。
某些語文是比較多人說,能掌握固然好,但其實哪一種都不要緊。
猴子在大學的時候副修日本研究,所以讀了兩年日文;他因為跟教會短宣隊去緬甸,又學了點緬文;然後,他在大四那年,又傻傻瓜瓜的選修了泰文……樣樣也是半桶水(或幾滴水),卻還是在我們這一年的旅程「用得着」。
在柏林時,我們借住朋友家時,認識了說話不多的Philip(可看迷失柏林(下)),他是德國人,卻很喜歡日文,於是在廚房裏會聽到他和猴子用日文溝通。在紐倫堡,我們認識了來自緬甸的Htay Htay(可看聖誕節),寄住在她家時,每次我們用緬文稱讚她煮的菜好吃,她都非常快樂。最近,在埃森,猴子在德文課認識了泰國同學,我沒問他們認識的經過,但必然是猴子也說了一兩句笨笨的泰文吧……哈哈哈……
Final Checkpoint 4: 你相信世界是圓的嗎?
唔。這是一個比較玄的問題。我決定用一個小故事來說。
話說我們在埃森參加了一個只有7天的德語發音工作坊。其中有一位同學,是一位媽媽Jesenia,因為照顧囡囡,常常遲到。我們比較少機會與她傾談。剛巧有一次小息,我們一起去洗手間,我很自然就問一下:「你來自哪兒?」我心裏預計,她是來自東南亞的,因為她的樣子很像亞洲人。
然而,她卻說:「我來自秘魯。」
我驚訝了一會,然後說了一個西班牙文作打招呼。之後談起我們旅程開始時,到秘魯的行程和所見所聞。她聽得很快樂,不住點頭。「不如你和猴子之後來我家作客,好嗎?我可以煮秘魯菜給你們吃啊!」她說,「我很樂意這樣做,因為你們認識我的國家。」
兩個星期後,我們去了她家吃午餐,和她可愛的囡囡玩。當她把預備的菜式,放到我們跟前先,我完完全全是驚撼得無法說話。
那一小段南美洲特有的巨型粟米,我們9個月前在秘魯吃過,從沒想過能在地球的另一邊重遇上。它有一種特有的澱粉味道和口感,是我在秘魯其中一個最難忘的味覺回憶。秘魯之旅來得很突然,也很隨意,我們完全沒想到,這段旅程會為我們在德國帶來另一段友誼。
你明白為什麼世界是圓嗎?
我們在餐桌上談天,這才知道Jesenia原本是利馬市長的秘書,讀法律,是因為認識了德國丈夫才來到這裏。她告訴我們委內瑞拉的政治問題,秘魯怎樣受委內瑞拉影響等等……她也沒想過,會跟兩個香港人講南美政治問題,然後他們又講自己的城市怎樣同樣受鄰近的中國大陸影響。
一點連一點。一條線連上另一條。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圓的,我們活在同一個天空,不同國家文化的人總有共同之處,這是最能使你結交朋友的思想轉變。
Postcard 031:
說起以上的Checkpoint,特別是那一種散發放鬆、歡迎人與他對話的氣氛,我想起龐一鳴。大家認識他,可能是透過「一年不幫襯大地產商」,他似乎是一個抗爭者或是社會行動家。但我是透過「真人圖書館」(Human Library HK)的合作而認識他的。他就是那種可以鼓勵人互相坦誠溝通的人,每一次他為我們的讀者和「真人書」預備的熱身活動,總叫人會心微笑,然後悄然打開自己,學習好好與人對話。在這邊認識新朋友時,我總會想起他的那種開放懷抱的氣氛。當然,我現在最想的是,回到香港後,跟他重新學習西班牙文(我其實也在大學裏學了兩年,但忘得乾乾淨淨了),好好的認識南美洲。嘻嘻。
送上埃森小城的Postcard。祝你的「港嘢」生意興隆,愈來愈多人認識香港在地出產!
—
Dydy,29歲,前Breakazine!編輯,為人膽小騰雞,卻心郁郁想認識世界。2013年急急搭上了工作假期的尾班車,與外子(又名猴子)開始一年的外地生活,離開之前已決定每個星期寫一張postcard回來香港給一個掛念的人。
dydy_sezto@yahoo.com.hk
Breakazin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reak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