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位前同事寫給同事的明信片,分享身在德國的她對當地家庭的觀察。
再讀到同事回給前同事的信,分享他在港育兒的不容易。
身邊有仔女 或 正在考慮有仔女,找個時間一看呀。
讀後,除了很有共鳴外,也讓自己想起兩歲多的兒子,於是便找找手機近幾個月的相片出來看看,說實話我是很少 po 兒子的東西在facebook的,因為不太想po可愛照片,去塑造他的性格。事實是,小孩很多時都「不可愛的」! 嘿嘿,有小孩的就明白吧 ! 所以我很喜歡朋友來與我們一起,見識下他的脾氣。(雖然這樣說,我的兒子還是超可愛的~)
引用阿彼回信中一句「在香港,帶孩子不容易呀。」是的,很認同阿彼提到的生活困逼、小孩的能力競賽,我再想想,最不容易的,還有這個社會正在製造一個怎麼樣的氛圍,讓我們的下一代成長。
上一兩代人常說我們幸福,要乜有乜,又不用經歷戰亂饑餓,香港確是(看似)比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富裕,最少不會餓死。但想深一層,我們的這種幸福,或許是建基於別人(或別國)的困苦、掙扎之中,或許我們沒有必要去想,也可以不用去明白,而香港亦會繼續和諧和發展。若我們不再思身處的社區、鄰舍關係,仍以為一落樓就是商場,有PK超級市場,有「大快樂焗豬飯」就是幸福。說說「家是香港」的口號就是合一團結,讓這氛圍教育下一代,讓百子千孫去到世界各地,發展貧窮地區變成現在的香港般,我們就是「成功的上一代」了嗎?
再引用阿彼回信中一句「我們不是欣賞孩子的成就;我們是欣賞創造孩子的主。」
很認同,也啓發自己再想一句延伸,在香港,「我們不是叫孩子欣賞自己的成就;我們是讓孩子欣賞主所創造的」,就是「人」、「動物」、「大自然」、「空間」、「自由」、「愛與和平」、「公義」等事情及價值。
若非這樣,再有宏大的理想,能力或財力,也未能將「幸福」帶近自己一小步吧。
在香港,很多「遊戲規則」已被有權有勢的人定了,帶孩子很不容易,能扭轉的亦不多。我們只能在一些生活細節、狹縫中找一點空間,能讓兒子保持好奇、勇氣、安全感、信任感、幽默感。(是的,小孩子有強勁的幽默感,只是大人失卻了,以為小孩還未懂搞笑。)
手機找到一些相片,亂亂的串起。本來,是希望兒子他日長大後知道自己父母與他的足跡,借個機會在此簡短分享。
今年64、71似有氣像武器招待般,本來擔心老婆兒子辛苦就計劃不出席了,結果一家三口一起進入了公民覺醒的風眼。其實現在的他,怎會明白風大雨大去什麼64、71遊行的意義呀?! 不要說兩歲,很多成年人都未懂啦。(抽一抽水)…只是將來想讓他知道,父母重視什麼。
很感激我的老婆,她很多不經意、微小的放手,讓兒子認識世界。
兒子行到哪裡,也喜歡望車,還有搜尋小動物。他在路邊蹲下看螞蟻,我們就在旁邊,等待他觀察,直至螞蟻失蹤…..(趕時間就沒法啦)。他也愛在地上隨手拾樹葉,然後送爸媽各一,再選一塊自己拿著,到他想放下,我們就找一處有泥的地方讓他放下葉子更謢花。兒子現在見到街貓街狗不會害怕,還會走近一點細看,跟牠們打招呼。
我覺得,遊樂場不應該太安全,太安全就不好玩,不夠好玩的話,就讓他試下一些好玩的動作吧 (這個不要亂來…)。他一見到認為夠他跑的空間,就鬆開我們的手,狂奔(前提是已叉夠電)…..誰說玩具車一定要在家玩,出街有空間便玩,最多回家洗車啦。
兒子說話還未算很清楚(不要即時去BB王國查什麼標準!),老婆說了一句:這樣更可愛,這個狀態可以維持久些就好了。我們不是在自我安慰,因為他努力說一些不清楚的BB話,真是超可愛的!輸贏從來不在什麼起跑線上,我有機會就抱他、親他、逗他笑,也沒什麼認為會寵壞,我們傾向滿足他被愛的需要。(這也不要亂來,看些書及聽多幾個專人意見學習取捨)。因為現階段,我們的讚賞、擁抱、鼓勵、引導,就是他的一切。
還有,預備多一點如何面對和抗衡現今社會氛圍給予不到孩子的,就是用好奇、勇氣、安全感、信任感、幽默感去尊重「人」、「動物」、「大自然」、「空間」、「自由」、「愛與和平」、「公義」,就很足夠。(哈哈,夠不簡單了…)
坦白說,我們無意表揚自己什麼,都是我們從前輩、書本、信仰上從零開始學習摸索,跌跌碰碰的,也幸好有好同事和好朋友們同行吧。有機會再分享兒子難搞的一面,實在大把…..不過都是超可愛的。
說到最後,另一半也就是所有,把教養、價值調節到共識,也是二人成為一體的意思吧。一生的功課呀。
—
伍嘉良,紀錄片編導,最新製作:《趁還有墟》。
《趁還有墟》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hkold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