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居,是夢想嗎?在香港嘗試共居的計劃有「藍屋好鄰居」計劃, 讓有心人跟街坊住進藍屋建築羣。這計劃是如何進行?住的人有什麼經歷?這篇參觀記或許讓我們對共居都帶來新的想像。

我們香港人,最關心的是「住」。有人形容2017是共居年代(The Year of Co-living),共居公寓應運而生,似為年輕人解決居住出路,亦是商機;政府更於年中注資興建青年公寓。另一邊廂,民間團體自發為急切住屋需要的基層人士,以低於市值租金的共居方式,提供住處。亦有人倡議要帶着共同理想一同入住一屋。

但是,什麼是真正的共居?共居要解決的只有住屋問題嗎?把房間劏開分租也是共居嗎?共居原來的精神是什麼?共居的生活環境又應該怎樣?我們可以從外國的共居例子借鑑嗎?香港人透過共居,除了有所棲身,其實更可以創造什麼?在香港,有沒有可能實踐真正的共居?

問題太多了!2017年終,一小步將有一個小小的共居專題,先有一篇「藍屋好鄰居」計劃的住戶參觀記。這個嘗試在香港實踐共住的計劃,是如何進行?到訪過後,或許我們都對共住帶來另一番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藍屋建築羣,一個位於灣仔石水渠街小社區。

「參觀我的家?好呀,歡迎!」

在香港,能去朋友的家串門子並不容易,要麼單位太小,要麼打擾其他家人。的確我們這年紀的朋友,多數不能開放自己的家,因為空間太少,人太多,只能視之為睡覺地方。

不過,這次爽快地願意打開家門讓我參觀的J,她的家位於藍屋建築羣 ——這是聖雅各福群會旗下「We 嘩藍屋」活化歷史建築項目其中一項藍屋好鄰居」計劃,乃是把黃屋及藍屋共12個單位出租,讓有心入住的人跟老街坊一起生活,實踐共同居住、共用、共管,令居住傳統得以保留,同時添加社區活力。J跟丈夫今年一月成功申請入住,是首批原租客以外的住客,也成為香港首個被稱為最接近共住概念的實驗參與者。

平時參觀藍屋建築羣可能只是看看展館,聽聽導賞員介紹,能夠走進居民的單位可謂絕不容易,因為人家絕不會無端白事讓你打擾生活;這次我就幸運地跟一位都認識J的共同朋友,來到這個充滿實驗性的家,了解這個共居生活是如何實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幾個月大的藍藍,是「WE 嘩藍屋」計劃住戶共養的小貓。(圖:J)

 

小貓藍藍,街坊的心肝寶貝

要入住藍屋,有什麼條件?不如先看看J的背景。她跟丈夫T多來來從事與NGO與社會企業有關的工作,是一對擁有豐富社會經濟及NGO資歷的璧人,許多與社會經濟有關的研討會總有他們的身影。以為他們參加「藍屋好鄰居計劃」懷着什麼研究目的,但J說都是巧合:「朋友去年告知這計劃有單位出租,我們剛巧需要搬屋,又很想參與這個老地方的社區營造,那就申請。」條件是每個月交1萬多元租,一年死約兩年生約,認同活化計劃,願意貢獻所長,很快他們的申請就成功獲得批核。

貢獻專長,可以是一些實際技藝,也可以是性格主動活潑,喜歡跟街坊一起營造社區。J跟T就是這樣的人。

用了10年時間修復的藍屋建築群,主要是三幢唐樓,它們是分別建於20、30及50年代的藍屋、黃屋和橙屋;現在給髹上亮麗的顏色之餘,最重要是建了三幢唐樓共用的升降機及通道,連接所有單位;喜歡高度私隱的人大概會接受不了。J過往雖住在大型屋苑,但很喜歡這個設計,讓她可以在社區四圍走動和串門子,「這樣藍屋與黃屋的住戶,不論是『留屋留人』的原租客,又或像我們這些新租客,就因為這通道,可以方便交流。」別出心裁的通道,是刻意讓12戶新來的「好鄰居」,跟8戶老街坊就如此連繫,一同在通道上曬果皮、晾衣服、閒話家常。

圖中是接連藍屋、黃屋和橙屋的3層樓梯通道,J的家位於其中一層。

但J說,這通道最經常的使用者,其實是一頭自來貓。「牠叫藍藍,是一頭估計約幾個月大的雌貓,9月時在藍屋空地出現,一些愛貓的住戶就決定一起買貓糧,撫養牠。」J一邊指着在樓前空地上睡覺的藍藍(牠有FB PAGE的!),一邊介紹通道上盛載貓糧食水的鐵架,「這個架搬過好幾次,街坊一起決定位置。其實我以前不會養貓的,就問問鄰居,又請教養貓的朋友,認真地養。」

我們慢慢從通道進到J位於黃屋的家前,感覺活像日本的樓宇,每戶都有幾級小樓梯連接通道,門口約有20呎空間放置雜物。J家門前就擺有三個自製貓窩,「都是我們和鄰居做的,希望藍藍多來找我們睡覺。」她甜絲絲地笑,這是貓奴特有的笑容呢。

她打開門,安頓我們後,第一時間就是查看電腦中「藍屋街貓共養計劃」whatsapp羣組,主動跟街坊報告貓的近況 —— 其實她一分鐘前才在看牠!

 

復修後黃屋單位內部,也就是J遷入前的樣子。(圖:藍屋好鄰居計劃)

 

打開大門,讓社區變成家

藍藍本來是流浪貓,被十多戶人家共養後變得更加懂性,只會到處嗲人,絕少頑皮亂闖,也從不破壞每個單位。的確每家每戶,都是活化計劃建築師的心血結精,要小心保護。

就像J的家,是黃屋中最小的,約360呎;長長的小房間,僅容得下一張床、書架、唱片架、沙發、小茶几和小椅子,夫婦倆尚算夠用。但特別的,是廳旁有一個木閣樓,每片木都已經浸過保護藥水,顏色也經修復,「所以我們每戶都不能貼東西、打釘到木櫃和牆上,不得破壞原有結構。」

屋內的確狹小,可幸用唱片架分隔空間,加上黃屋的一片大窗,以及極高的樓底,還算寬敞。她打開大門,放了香薰爐,屋子又掛滿夫婦從世界各地社區帶來的民族風飾物,就是一個溫暖小窩。「藍屋建築羣的建築師每次回來看看黃屋藍屋,都很高興我們把他的設計保存得那麼好,他甚至來我們的家住過一星期,要親身感受自己的作品。」不過當她和T帶我們參觀新建的獨立廚廁,提到「以前沒有洗手間,要倒夜香的;現在要重建給人住,就要外加廚廁。」只容得下一個人轉身,老實說,有一刻以為置身劏房。

復修後,每戶都建了獨立廚廁,比較狹小。(圖:藍屋好鄰居計劃)

「華姐,入來呀!」當藍屋老街坊華姐探頭進來,這感覺給顛覆了 —— 劏房又怎會有空間讓鄰居到來串門子?60多歲的華姐三代居於藍屋,是「留屋留人」原住客。她現於飲食界工作,喜歡跟鄰居打交道;當J跟T跟我們討論每月參與藍屋建築羣的居民大會,一起用膠樽做聖誕樹,又或提到他們對於日本社企與老屋活化的見解,以及前日華姐送來的老火湯如何美味……東拉西扯,華姐都聽得津津有味 —— 看着他們的交流,如果我能跟對面屋的獨居婆婆這樣對話就好了。

原來在這裏,只要打開大門,歡迎鄰居進來;一個狹小的家,就會神奇地變大

彼此談得興起,華姐說要招待我們到她的家參觀。如此我們一行幾人喝罷J沖調的日本咖啡,踢着拖鞋,途中在再在通道上,給路過的藍藍摸了幾下,就去到華姐的家。

藍藍有家了,不再是流浪小貓。社區也有一大羣街坊了,人今不再是孤獨的住客。(圖:我是藍藍,也是藍屋街坊)

 

各有背景,街坊各擅勝場

華姐的家,幾乎是藍屋第一家住戶,「我奶奶的爸爸以前就在這單位教書呢!」她的家很大,目測約500多呎,也有一頭貓,「之前我家的地磚全碎了,都是聖雅各的人幫忙用瓷磚重新燒製,又把其他單位相似的地磚,鋪到我家。」地磚復修後仍像有歲月痕跡,看不出是新瓷磚。房子盡頭是看到大街的露台,欄河也保留了20年代的幾何圖案裝飾。她的家跟J和T用心經營的小窩很不同,都是隨意放置生活用品、玩具以至小足球,腦子很容易想像到民國年代小孩在這裏玩耍的光景。

華姐平日她愛煮食,常給聖雅各的同事煮午飯,「你們想吃也就告訴我呀,我煲湯最拿手。」她一邊說,一邊給我看手機,說那個駐藍屋藝術家來過吃飯啦、那個社區行動者又是她好朋友啦,轉頭又投訴之前藍屋空地音樂會很吵,我們都笑說她是藍屋的公關,藍屋沒有她不成。計劃強調的「留屋留人」,把生活脈絡與人文氣息保留,似乎是成功了。

華姐的家 —— 藍屋今年初修復時的樣子。(圖:We 嘩藍屋)

去過華姐的家,她叫我們不如再去看看設計師張緯晉(Kevin)的家。「佢好多得意嘢,又單車、又喇叭咁。」乘一層升降機,就到達Kevin的工作室。那是黃屋的一個單位,全屋以收集回來的舊紅酒箱和卡板設計,整齊陳列他升級再造的銀包、單車鐘和工具,他自己則住進閣樓,整個空間活像歐洲廢置倉庫的藝術工作室,跟華姐的家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Kevin是藍屋的新街坊,才搬來4個月,還在認識街坊,「我跟隔離阿伯是friend ,每天都會打招呼。」或者街坊未明白他在做什麼,但他就先貢獻了自己的所長,「我喜歡把廢物再造嘛,都會在藍屋跟街坊做垃圾分類。週末或週日我就推架車仔去空地,收集分類好的物品後,大家一起送去回收站。」

張緯晉(Kevin)在藍屋的工作室,可以預約參觀的呢。

大家談着談着,很快就過了一個上午。看着J和Kevin,在藍屋空地跟街坊和聖雅各的同工打成一片,我開始想像到,共住,又或是共居,並不是我們以為要解決居住問題那麼簡單 —— 有屋,固然安樂,但最重要還是花時間在社區中,跟街坊建立關係;像家中空地突然出現了一頭貓,大家要怎樣接收和養育,全都是自發和有機的,「聖雅各他們從不介入我們的生活,最多只是每月主持居民大會,但討論的事情或社區問題,都經我們自己討論後達成共識的。

問J覺得「藍屋好鄰居」計劃強調的保留傳統,又讓社區活力展現的目的成功嗎?J思忖一下,只說計劃實踐還沒到一年,不宜急於結論成效,只要讓大家一起有機地生活就是。而她自己,從來沒有期待要為藍屋帶來什麼改變,又或藍屋改變她什麼,「我沒想太多,只管Enjoy這地方。這社區跟哪裏都一樣,會有問題,但時間會改變我,改變街坊、社區以至香港啊。」

告別前,她拋下了這一句,然後再去找尋藍藍的蹤影。

藍屋實驗,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實踐共住共管。像藍屋每個星期六或日回收垃圾,都得Kevin、藍藍與街坊參與才成。(圖:我是藍藍,也是藍屋街坊)

 

Text & photo by Gi
Edit by Dydy
Special thanks to J & T、龐一鳴、We嘩藍屋

 

龐一鳴將在1月19日晚上Error Friday「住在香港,是不是我人生的Error」活動中,請來灣仔「藍屋好鄰居計劃」的首批租客Juliana(也就是本文的主人翁),和連結基層住客和良心業主的好宅負責人Jay 和 Summer作分享嘉賓。歡迎大家跟幾位已經實踐共住的朋友,一同創造意想不到的生活方式!詳情請看這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題【可不可以住在一起?】

1. 睇真啲:藍屋共住是怎樣?
2. 諗一諗:我試過不用花錢就共住共居!
3. 看一看:共居的社會意義是?
4. 向前踏:去做一個為別人締造共居生活的媒人?
5. 做多點:我可為共住街坊貢獻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