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861

這幾年來,《一小步》報道過許多社區實驗,因着他們的故事,鼓勵我們也大起膽子搞起社區實驗───搞的,是《一小步》辦公室位處的社區,一個位於沙田和馬鞍山之間的亞公角山。這個小山,可以搞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亞公角山,上落山難

回一回帶,介紹返亞公角山是怎樣,這社區的困難又是什麼。亞公角山,是一個只有一條雙程路的小山,山上有五個單位,《一小步》辦公室所屬的突破機構就在其中,是一個營舍。山腰是主力善終服務的白普理寧養中心;突破對面是慈氏護養院,為長期住院的傷殘人士提供護理服務;慈氏上面是聖士提反會的城門之源,是讓有需要的青年人入住的宿舍;山頂是由男童院改建、鄰舍輔導會主理的怡欣山莊,是殘疾與智障人士的綜合康復服務中心。這山很快會有第六個單位投入服務,它是香港首個以家庭為本的寧養中心,賽馬會善寧之家。(編按:源起:亞公角山路在哪裏?

只要來過這座山,有個問題你多多少少也會想過:「為什麼這裏交通那麼不便?」是的,除了67K綠色專線小巴和市區的士,這裏並沒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到達。又因為種種原因,小巴班次間中失誤,加上小巴座位有限,閒閒地也要等10-30分鐘以上。有同事戲言,每次等車就像進入百慕達三角,不知何時到達終點。

67K綠色專線小巴,一直是亞公角山唯一一種公共交通工具。

67K綠色專線小巴,是亞公角山大部分人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

 

至於在山上院舍居住的院友,他們多是輪椅使用者;但山上沒有低地台巴士線,只有兩條復康巴士循環線,大約90分鐘才有一班,卻只有4個位,對他們來說上落山更不容易。在慈氏生活了13年的麗敏告訴我們:「我盡量每天都會乘復康巴士外出,等不到一班,就要再花個半鐘再等第二班。但出街是很重要的,因為我的生活,是每天去圖書館看書、到街市買東西、星期日返教會,就像一個平常的街坊。」當她要跟家人見面,也寧願自己乘復康巴士,再轉車回家:「家人年紀也大了,要他們長途跋涉也太辛苦了。」(編按: 方舟之家:建立真正的傷健共融社區

 

去年第一次的社區實驗:聯署行動……失敗

走訪了山上幾個單位,聽了不同人在山上生活的艱難之後;去年暑假,我們跟幾位年輕的實習生,發起了第一次社區實驗,出版社區報《亞公角報》,盼望成為社區連結的平台;同時也發起聯署行動,收集了475個簽名,去信運輸署和九龍巴士公司,爭取單層低地台巴士行走亞公角山路。

去年派發《亞公角報》,我們同時收集爭取低地台巴士的簽名。

去年派發《亞公角報》,我們同時收集爭取低地台巴士的簽名。

 

可惜九巴回覆「在安全理由下我們現時認為單層巴士並不適宜行走亞公角山路」,而運輸署亦指「會繼續留意上述路線(67K)的營運情況及乘客需求,並會於有需要時與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跟進。」(編按:亞公角社區實驗中期報告()

嗯,即是他們都不理會我們的訴求啦。

 

今年第二次的社區實驗:順風車……work嗎?

一年之後,山上的交通情況有改善嗎?撇開小巴偶爾飛站、有時候車超過15分鐘,又或尾班車無故消失;小巴服務其實已有改善,甚至一來就兩架車。

可是,山友還得依靠這唯一的小巴,上山下山。

無了期的等也不是辦法,左鄰右里幫下手,自己社區就自己救啦!今年我們跟實習生再來一次社區實驗,以「亞公順風車」推動共乘計劃,並同時出版第2期《亞公角報》。雖說來往山上的私家車不算很多,但幫到少少也好;至少可以節省資源,更可藉此打破隔膜,認識社區中一起生活和工作的山友!

而且我們打聽過,慈氏職員早已有順風車羣組,那麼看起來,推廣亞公角的共乘文化,似乎work喎。

我們亦請教過「大埔街坊泥鯭」及「八鄉順風車」成員,他們均表示只要行出第一步,用微笑用手勢用紙牌邀請私家車停車,又或司機主動請等車的街坊上車,要坐或做順風車是絕無難度。

亞公角山路直上直落,順風車似乎都幾簡單,於是我們真的做了一次「亞公順風車」實驗。在7月14至19日的6個工作天,我們的同事與實習生,以不同的組合,如獨男、獨女、男男、女女、男女等,於上下班時間在亞公角山截順風車。

「亞公順風車」社區實驗,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6天,有很多奇車奇遇,也有很多有趣的經歷;最後我們發現,在這社區推動順風車,未必唔work㗎!

未來幾星期,邀請你一起見證我們這個社區實驗的成敗。

(續看下一篇:「大埔街坊泥鯭」版主:截順風車,問多兩次就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ext by Gi + Pakkin

 

亞公角山社區實驗 2016 :

(一)我哋又嚟社區實驗:亞公角山順風車

(二)「大埔街坊泥鯭」版主:截順風車,問多兩次就成功

(三)「亞公順風車」實驗員自白:順風車會不會麻煩到人?

(四)梁志遠(阿虫):截完順風車,讓社區營造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