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社區自己搞,真的談何容易。

我們在七月開始派發社區報《亞公角報》,就有人問我們:「幾時出第二期呀?」都令我們啞口無言,我們真的不知道可以行到幾遠啊……

「一小步」的本位是媒體,而社區工作只是我們「適逢其會」的嘗試,這一系列的報道完成之後,我們也有另一些題目要報道,當我們忙着另一些工作,我們還有時間處理這個社區嗎?還是,我們需要有更多朋友一起分擔?

11140060_1594979210752820_4596249092278477031_n

我們有真的聽到社區人士的聲音嗎?

我們自以為有去了解這個社區傷殘人士的需要,想像若果有單層低地台的巴士,坐輪椅的朋友也能到馬鞍山和沙田市區走走,不像現在要等復康巴士上來。

當我們在小巴站收集意見,大部分是職員、家長等健全人士,大家都覺得有巴士上來舒緩小巴的不足是極好。但後來有服務院友的職員告訴我們,就算有低地台巴士,行動不便的人士都未必上到。

院舍都是沿着亞公角山路,「你諗吓,唔通叫佢地出來喺條斜路等巴士,好危險,無可能喎。」噢,我們沒想過。

那巴士可以由馬路駛進院舍大門口?「巴士太大喇,駛唔到入去㗎!」吓!那就算有低地台巴士,對行動不便的院友來說,可能毫無幫助。「有人還很擔心現在爭取到有巴士的話,之後會不會被cut或者減少復康巴服務。」

收到院友這些意見使我們覺得慚愧,但也慶幸能知道這些意見。也開始想像,除了巴士,我們這個社區可以集資分享一架能讓傷健共融的交通工具?這可能嗎?這可以是第二期《亞公角報》討論的題目嗎?

 

九巴:「我們需要時間處理你的個案……」

就算巴士幫不到社區上坐輪椅的朋友,現在一架小巴也不能滿足職員、家屬和探訪的人的需要,我們這個社區仍然很需要一架巴士。我們把聯署的簽名和信件傳到運輸署和九巴之後,收到的回覆是這樣的。

九巴:「我們曾在亞公角山路以單層巴士進行實地測試,結果發現該處入口位置道路狹窄及彎位較急,巴士會有越過對面行車線的危險;山路盡頭的迴旋處亦沒有足夠巴士轉彎,在安全理由下我們現時認為單層巴士並不適宜行走亞公角山路。」(4/9/2015)

11954798_1613257962258278_7413679474037953974_n

運輸署:「由於運輸署需要較長時間處理你的個案,故現階段暫未能向你提供最後回覆。」(16/9/2015)

12006091_1615671768683564_6973862682832616466_n

我們不時看到大旅遊巴,甚至雙層巴士行經亞公角山路,老實講,實在只是「剛剛好」,說不上完全「安全」,但也不是無可能,有沒有一些車款較小的單層巴士會適合這條山路?我們還可以如何參與給意見?

希望運輸署用了的較長時間,可以處理上面的問題。

 

社區營造「樽頸位」,如何繼續?

我們這個社區營造實驗,很開心有些媒體朋友關心和報道過。

記者陳曉蕾在蘋果日報的專欄

星期日明報的「街知巷聞」

一開始士氣好像不錯,但然後呢?我們回來時要上班工作,還有多少時間心力放在社區?

 

現在我們要繼續跟進的是:

  1. 追問運輸署的進度
  2. 策劃第二期《亞公角報》
  3. 調查集資一條「小巴」線的可能性

 

社區營造的計劃,只要一日有社區,有人在這裏生活,都要繼續下去,不會有完結的一天。像我們開始了三個月,巴士也沒有爭取到,沒完沒了,我們如何可以找到社區營造和生活的節奏,以至我們可以一直維持下去?

或許這個問題比社區營造本身更迫切。

 

text/ lokman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