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這幾年好像愈來愈關注舊社區的營造,特別是小店這回事。不論是雜誌、報紙,還是電視、網媒、Facebook,都有許多關於舊區重建發展、租金暴漲、時代變遷,令到地區小店文化和傳統手作開始逐一消失的故事。現在人人都懂得說,連鎖店怎樣進佔全港,令一間又一間的小店變得越來越罕有,必須保護大家的集體回憶云云。

小店獨有的新聞價值,引來記者的興趣來訪問,這無可厚非。當訪問出街後,引來讀者迴響,小店前出現長長的人龍;這時,我不其然想,到底這些「突如其來」的關注,是代表香港人真的明白社區規劃的重要性,還是來「趁墟」,看了報道便來趁趁熱鬧而已?我們是在「呃like」和「打卡」,還是真正開始投入社區生活呢?

我記得2011年,地鐵還沒有通車,西環還未變天,我家附近一間中式甜品老店最後一天營業。作為老主顧,我當然有去幫襯。多年來,這店內一直只賣西米露、喳喳等傳統中式糖水,客人一窩蜂在最後一天來光顧,老闆忙得不可開交。此時,竟有人特意走來跟老闆說:「我要楊枝甘露」。老闆表情詫異,開業這麼多年來也沒有人問過這裡有沒有楊枝甘露賣,令人啼笑皆非。「新客仔」只是看完報道介紹後,來看看究竟,並沒有真實去了解店舖周邊的環境和氛圍。

到底這種幫襯,老闆是會覺得困擾,還是無任歡迎呢?這就是我心裏面的問題。

我找了四間小店老闆做訪問,了解媒體報道後,引發而來的「趁墟」熱潮,會為他們帶來什麼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湛記織補                          1940 年開業

2013年接受過蘋果日報訪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3/18448449)
2014年接受過香港電台、AM730訪問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198269)

DSC04321 DSC04312

 

李伯伯已經81歲了,他仍然堅持在東邊街的一條巷子裏當織補,不願退休。從前的人,衣服褲子破了洞,會到織補店找師傅處理,然後繼續穿上十年八載。織補是個特別的傳統行業,故亦有很多的媒體和朋友來看看李伯伯。

「後生仔根本唔知道有一種咁嘅行業,就算有嘢爛咗都唔知係邊度整。有好多睇到報道後,知道有呢個行業,咪特登拎嘢嚟俾我整!」

Q:你認為有媒體報導到底是好還是壞?

李伯伯:好事嚟嘅!多咗生意做!

Q:這個熱潮維持了多久?

李伯伯:都有幾個月。

Q:報道後你的工作量會不會太多?令你應付不暇?

李伯伯:會架!試過一日就做到$6000生意,特別係有報道出咗街後。嘩!我做唔到咁多呀真係!

Q:有沒有婉拒他們啊?

李伯伯:有啊,話俾佢哋聽我太多單,做唔起咁多。我驚添呀!如果生意多過頭我驚做唔切!呢啲手作嘢,一日做唔到好多架嘛。我真係驚起唔到貨比人!咪同啲客講叫佢哋去第二度做,或者等下先,遲啲先拎嚟囉,我呢度太多單會做唔切,個個一齊湧埋嚟我真係無時間做!

Q:覺得現在有了通訊科技後有什麼轉變?

李伯伯:以前多數都係左鄰右里嘅街坊幫襯,其他人都唔知,唔識得嚟。但而家個個都容易知道消息,就變咗好多好遠地方嘅人都會嚟囉。試過有澳門,羅湖嘅過嚟。早幾個月咋嘛,有人係新加坡打嚟話拎嘢嚟香港要我幫佢整呀。

 

 

正佳鞋          1982年開業

2014年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合作 「巷里傳承」西營盤歷史文化徑計劃
2015年接受過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和壹週訪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special/art/20150619/19189493)(http://m.on.cc/nc/hknews/20150725/20150725090013lc.html)

DSC04323 DSC04328

正佳鞋在今年8月榮休結業,多年來都是賣學生皮鞋為主。當店外貼上一張紅紙告知街坊結業的消息後,有人拍照放上網絡廣傳,客人對鞋店的依依不捨引來媒體報道,吸引讀者紛紛前來探望他們,順便前來與老闆和老闆娘話當年,買一對合心的皮鞋留念。

「我哋啲客好好架,全部都好nice!佢哋都話『我年年都唔使周圍去搵學生鞋,嚟你呢度乜都有樣樣有齊晒架啦,咁就唔使擔心啦!』好多人都認為係因為租金加咗,所以我哋要結業,叫我哋繼續做落去。但實際係因為我哋兩個年紀真係大啦。」

Q:為何會接受訪問?

陳老闆:做咗咁耐,退休緊係要通知啲客同街坊。啲街坊都係想知我哋點樣經營,點樣開始。見你哋咁有誠意,我又唔好意思拒絕。

Q:媒體報導後跟以前有什麼不同?

陳老闆:多咗好多舊客過嚟,提前嚟買學生鞋。又勾起咗佢哋啲回憶,同我哋敘下舊咁。有啲人會同我哋講:「咦!我細細個曾經都係呢度幫襯過喎,呢間舖仲係度!」又問我哋記唔記得,我哋邊記得你哋啲樣呀!見得多大家咪當朋友咁傾吓偈。

Q:有沒有新客到來?

陳老闆:多咗好多生客知道我哋清貨過嚟買!

Q:你如何分辨新舊客?

陳老闆:有啲會半信半疑,咁我咪睇得出佢係外來人,姐係佢對我哋啲鞋個信心都無咁大。幫襯開個啲人就唔使問啦!「比一對我!」、「嗯!得啦!」,佢哋一出聲我就知架啦!

Q:你覺得現在有媒體的報導跟從前有什麼不同?

陳老闆:而家又推動嘅作用囉!推動嘅意思唔係話我賣多咗,而係一個關注社區嘅變化。好似以前,啲舖頭靜悄悄咁就消失咗。但係而家個媒體咁發達,就好似大家(都知道)又消失咗一間小店。

Q:你認為媒體的報導是不是一件好事?

陳老闆:好!好事!可以鼓勵下啲後輩要堅毅啲做嘢!

(2015年8月9日,正佳鞋正式榮休結業。)

 

先進鐘錶行         1986年開業

2013年接受過蘋果日報、文匯報訪問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2/09/YO1302090013.htm)
2014年接受過蘋果日報、叱吒903《Urban Touch》訪問,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合作
(http://green.appledaily.com/feature/20140513/3394155/%E8%80%81%E9%8C%B6%E8%A1%8C%E5%9B%9E%E6%86%B6-%E7%A2%BC%E9%A0%AD%E5%B7%A5%E6%88%B4%E9%87%91%E5%8B%9E)
2015年接受過蘋果日報訪問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5/19015570)

DSC04347

 

DSC04353

 

先進鐘錶行除了做鐘錶銷售和修理外,兼做補鞋和配鎖匙生意。在2013年,因業主突然不續租,被逼結業,加上鐘錶行業式微,故引來媒體來報道。在去年底他搬去轉角的新舖,租金比從前大增。加上西港島線開通,影響了西環一帶的店舖租金,小店相繼結業。不禁令張老闆擔心未來能否「捱下去」。

「有人會同我講『我睇完報紙訪問你,特登拎啲舊錶嚟比我整。』,我呢啲街坊生意,都唔係有咩太大轉變,就算係都係飲食業會多啲。佢哋都係嚟拎啲嘢比我整,望下我哋變成點,傾下偈咁。

Q:為何會接受訪問?

張老闆:無咩所謂嘅,佢哋嚟都係問我租金同生意近況,仲有之後地鐵嚟有咩影響。我咪答下佢,傾下偈。

Q:報道後有什麼不同?

張老闆:有少少啦,多咗人過嚟睇下,行下咁。啲新客係睇完報道特登過嚟補鞋整錶,住元朗都嚟。又有啲舊街坊以前住西環,搬走後特登返嚟睇下西營盤原來變得咁快咁犀利,過嚟傾下閒偈。

Q:有無年青人過嚟想學嘢?

張老闆:有啊,佢哋都係好奇啫。有啲問過請唔請學徒,不過呢啲行業都過時啦,搵唔到食學嚟做咩呢?以前就唔同啦,差唔多好似而家啲手機咁,個個都有隻錶係手架。而家啲人睇時間用手機睇都得啦。況且呢啲技巧唔係一兩日就學到,起碼幾年先得呀。

Q:現在生意如何呀?

張老闆:呢啲街坊生意,差唔多啦。而家手作過時架啦,有得做咪做,無就執架啦。時代唔同,隨時都可以冇得做。

Q:你認為有媒體報導到底是好還是壞?

張老闆:呢啲嘢好講時勢,好難講好定壞。

 

 

德昌森記蒸籠           1900年初開業

2010年接受過CNN訪問
(http://travel.cnn.com/hong-kong/life/dim-sum-hong-kong-where-steam-baskets-are-labor-love-304442)
2014年接受過蘋果日報、香港電台訪問、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合作(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food/art/20141214/18966877)
2015接受過東方日報、明報訪問
(http://ol.mingpao.com/php/cultureleisure3.php?nodeid=1435548208787&subcate=culture&issue=20150327)

DSC04363

德昌森記的蒸籠最為人熟悉了,是香港茶樓最主要的點心蒸籠來源。來到現在,林老闆已經是德昌森記的第五代傳人。他們每天都會準時開閘,埋頭苦幹地工作。店門旁放了很多用竹製成的筆筒、筷子、小蒸籠、筲箕等小手作給遊人購買。

從前都有好多手工行業,例如係織掃把。但因為以前冇媒體,所以先冇乜人知。而蒸籠呢樣嘢夠特別,先會有價值去報導。話俾大家知香港傳統手作係點製造出嚟。」

Q:為何會接受訪問?

林老闆:佢哋都係想介紹返舊式嘅傳統手作,因為啲手作真係越來越少啦。可以介紹返蒸籠比大家認識。

Q:訪問出來後,你的生活有沒有轉變?

林老闆:無架,我每日都係係度整蒸籠。只係生意多咗,嚟睇我哋嘅人都多咗。

Q:有沒有預計過報道出來後的效果?

林老闆:都有預計過。我接受過電視、電台、報紙雜誌,甚至係學生做的訪問。每次都會有唔同程度嘅影響。就算唔一定係生意多咗,都會多咗啲人特登行過,睇下我哋做緊咩。「呀!原來呢間比XX報紙訪問過喎」咁樣。

Q:有沒有人曾經來拍照然後離開?

林老闆:都有。係門口影張相嘅人多咗,好似「到此一遊」,「最近有人報導過,而家我嚟到呢度,原來真係有間咁嘅嘢」咁。

Q:這股熱潮出現了多久?

林老闆:其實呢10年8年嚟睇嘅人真係多咗,但都好平均,唔會話突然多咗好多人嚟。況且除咗媒體外,我認為地鐵效應都係其中一個因素。所以無咩熱潮出現。但因為呢幾年真係多咗好多人,任何年紀、任何媒體都會想訪問我哋。但始終,會影響到我哋做嘢。我哋做手作,如果花太多時間去接受訪問或者做其他事,我哋就會做唔到嘢。嚴格啲黎講係會『搵唔到食』。

Q:那麼你們會如何應對?

林老闆:咁報道都唔算係一種騷擾。我哋需要找尋適合自己嘅嘢,如果得一段時間得閒嘅,就會係個段時間盡量做晒所有關於訪問既野,唔得閒就會叫記者第二日先。(記者)更加要明白,手作仔一開始做之後,就唔會想再搞其他嘢,因為咁樣就會起唔到貨。

Q:你認為有媒體報導到底是好還是壞?

林老闆:好事嚟嘅!因為個社會發展轉變,呢啲舊有行業都值得關注,令多啲人知道呢個行業。以前有好多學生同年青人都唔知原來蒸籠係用竹做。而家直接出咗畫面,真係會好清楚知道一支筆直嘅竹,係點樣可以整成圓圓嘅蒸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總結

許多時候,我們對小店的處境有很多想像,特別是媒體不斷傳來業主大幅加租、收舖、或是被大財團收購、壟斷的消息和傳聞。突擊訪問這四間特別的小店後,我才知道老闆們被大眾傳媒報道後的真實影響。他們大都認為媒體的報導有其好處,就算是報道帶來「呃like」、「打卡」的人們,也不會太麻煩,畢竟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好似林老闆所講,大家至少認識對舊行業多一點。

他們也提醒我,無論我有多喜愛小店,也不能太一廂情願,把自己的意願投射到經營者身上,一味支持他們做下去。就好像正佳鞋的故事,有人認為他們結業,是因為西環大幅加租。但實際原因是老闆和老闆娘年紀老邁,想退休了才需要結束鞋店。若他日自己的兒子有興趣的話,他們會東山再起,重新掛上「正佳鞋」的招牌。真正了解他們的想法,支持和感謝他們在社區的位置,或許才是最好的態度。

而蒸籠店的林老闆和織補店的李伯伯,也提醒我要尊重手作人的尊嚴。媒體報道確實有為他們帶來更多客人,但手作的品質和對客人的承諾比什麼都還重要。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將來會變成怎樣,「做得就做」。他們渴望的,與其說是更多客人,不如說是有繼承者接續手藝。如果我們真的支持小店和傳統工藝,除了去拍照、記錄,或者也可以想想,可以怎樣從他們身上學懂這些傳統工藝?

另外一點要記下來的是,訪問後,我給老闆們看看早前被刊登了出來的訪問,他們都感到非常詫異,有些說家人會替他把訪問收藏紀念,有些亦說沒有從看過自己的訪問。「嘩,佢哋啲相影得好靚喎」,「估唔到佢會咁寫,哈哈」,他們的反應令我想起區家麟在專欄的一句話:「我們的被訪者大部分是平常人,一生人可能沒見過多少記者。我們訪問,找人談天,是工作的一部分;人們接受訪問,有機會上電視、上報紙,對很多人而言,是天大的事。」

訪問後,我常常也有掙扎,總覺得自己會不會也是「消費」了小店就算?這些店,都在我生活的社區裏,平常見到老闆又應該怎樣打招呼呢?

後來,我搞清楚,其實我是在問自己同一條問題:當我們去幫襯/關注小店時,是一剎那的衝動,還是真真正正學習把社區納入自己關心,願意付出的範圍?

我做這個小報道是希望,我們不只是去「呃like」、「打卡」,不是在店舖結業時才去惋惜一番,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是頻頻光顧連鎖店(可看香港Youtuber「一字馬」向九龍城「合成士多」致敬的影片http://youtu.be/EC1gFKJYQYc)。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實事,改變日常生活,不「講一套,做一套」。做記者寫報導可以引起關注,提醒大家小店的價值,但改變現實的動力,還是要靠自己身體力行。

自己的香港,自己來守護。不論你的角色身份是誰,平日跟街坊打個招呼,多跟小店老闆吹吹水,衍生出來的社區營造力可能比媒體的報導還要強。

最後,很遺憾這次因時間不足,沒有找到飲食行業的朋友們談談媒體報導的影響,我同意鐘錶行張老闆的看法,飲食業是最受影響的行業。一群人看了網絡上的介紹,或是媒體的飲食推介後,一窩蜂去試試新美食。那股熱潮能維持的時間很短,對他們最影響卻是最深。

Text + Photo/ Da

Edit/ Dydy

實習生小profile:

Da,新傳系學生,一小步的實習小薯仔,有二十年「西柚」年資。咩都唔識,淨係識「落地」遊走,最討厭「堅離地城」。
有關實習生的專欄,可看〈實習生的實驗:解答我們心裏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