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幾天會結束抬人拘捕的「和平佔中」,演變成70多天的「雨傘運動」街頭佔領。遊行示威,靜坐集會,本來完了就和平散去,一直是香港人表達意見的「核心價值」。9月之前,不能想像12月的今天,沒有人會再信這一套了。
香港人變了,註定回不去佔領之前,但會變成怎樣?已經回到「正常」的佳節前夕,或者是個好機會讓我們沉澱一下這兩個月發生過什麼事。若你還有印象,「雨傘革命」的前奏就是大學生罷課一週,那時候有學者和社運朋友幫忙統籌了「罷課不罷學」公開講課,有不同的大學教授和專家在不同的民主和社會公義議題上分享。
「罷課不罷學」由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陳允中(YC)統籌,本以為一星期會結束,沒料到在87枚催淚彈後佔領期間變成「流動民主教室」,今天,更會再發展成深入社區的後佔領「雨傘大學」。
這次,藉着跟YC一起回想這兩個多月走過的路,可以看看他和同伴們怎樣在過程裏實踐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