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已經29歲,結婚兩年,無論在世界哪一處,總會遇上長輩問你這個問題:「你們打算什麼時候生小孩呢?」

這次是在帕紹(Passau),Marianne帶我們去一個家庭燒烤聚會。我們安靜了片刻。

然後,聳聳肩笑說:「玩完這一年,就會生小孩吧。」

當然,他們不是給我們壓力,只是對於德國人來說,通常是打算生兒育女的人才會結婚,不然新一代多是同居就算。

到底,我要如何告訴他們,在香港生孩子、養孩子的困難呢?我那天晚上洗澡時,反覆地想。

我想起了阿彼。阿彼是Breakazine!同袍,大我幾年,就像我的哥哥。他和太太Esther是我認識的朋友中,最落力讓孩子有個自由、快樂童年的父母,他們竭力避免阿仔(我們暱稱他「波子」)參與無窮無盡,兼且無謂的競爭……「我都好想讓波子去讀自然學校,通山跑啊,但學費太貴了……」他曾苦惱地說過。

貓、狗要自由,孩子也要啊。但完全放任自由,是好事嗎?真的可行嗎?

依依不捨離開Marianne家,我們前往下一個家庭。這個新家庭有3個孩子,分別是7歲的Julius、10歲的Zoe和12歲的Lina。媽媽叫Maija,爸爸叫Stefan。一踏進屋子,就知道,這個家是孩子為主、玩樂當道。

三層的大屋,超過500年歷史,孩子出世以後,才好好翻新了。地下一層是祖父祖母家,二、三樓都是孩子的天地。因為媽媽熱愛音樂,是吹長號(Trombone)的,所以家裏不同角落都散佈樂器,鼓、電子琴、小號,同時也散佈童書玩具。

第一天到埗,媽媽嘗試集齊三個孩子,介紹我們認識。然而,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他們整間大屋四處跑,屋前還有一大幅草地,不遠有一條小河流,到底他們躲在哪兒,誰也不知道。而且,媽媽也不急於尋找。因為這個家,對於管教孩子,是採取完全自由的態度。

家裏每個角落都散佈樂器,童書玩具。

家裏每個角落都散佈樂器,童書玩具。

「他們要出現的時候就會出現了。」Maija說。每天早午晚,她會把食物放在廚房的餐桌上,大家要吃就吃。若然孩子不餓,只吃一塊果醬麵包就算,她也不會追着他們餵飯或迫他們再吃。

然而,自由,不代表沒有責任。

他們的房間,是自己收拾的;衣服洗好,是放在有名字的籃子裏,自行放回衣櫃。每天上課、下課,還功課自己搞掂;家裏的少許農務,例如每天把幾隻雞和鴨趕回棚子裏,或是替寵物鼠清潔籠子,每人有份,永不落空。沒有人提醒他們要做什麼,然而他們在通山跑之餘,都懂得自己完成。

當然,他們也是孩子,也會泡在電視房裏看電視,但以我們的觀察,還是通山跑為多。

這3個孩子也是「一體一藝」的,但不是用來入名校,只是Maija想他們鍛鍊腦筋和體魄。某天午飯時,我們說起,香港的孩子也是「一體一藝」,但是用來入名校,而且學鋼琴在名校當中,因太普通已不算樂器了。你要學豎琴、揚琴、大提琴,才算有點成就。

「這太誇張了,競爭太大,人人都只想着工作和競爭,孩子也是一樣,那太悲慘了。」Maija說。在德國,孩子是7歲才必須入學。幼稚園反而是像playgroup的性質(雖然香港也有playgroup要認字了)。我們告訴她,香港的孩子在幼稚園已經要兩文三語,數學書法,她很驚訝。「這裏的幼稚園只會教孩子寫自己的名字啊!他們這麼小,怎可能學那麼多東西?!」

她突然口風一轉,問:「那孩子的父母呢,他們平常放工後做什麼?有什麼活動嗎?」

我們無言。

放工已經累得要命,如果還要照顧孩子,核對功課,做「親子習作」,做家務,還可以什麼?「看電視和休息吧。」我們說來不無唏噓。我們害怕生小孩的原因,除了因為怕不能保護孩子,讓他們被迫從小要不斷競爭,也怕自己是直昇機家長,從此,我的世界只能圍着孩子轉。看不見外面發生什麼事,失去對世界的好奇。

對照他們一家,Maija晚上有時會去夾Band表演,Stefan就是三項鐵人愛好者,晚上有時會練跑或單車。他們都有工作,但放工後都有自己的興趣和生活。孩子自由留在家中,砌Lego,看書,看電視……誰也不打擾誰。

Maija是業餘樂手,Stefan則是三項鐵人愛好者。

Maija是業餘樂手,Stefan則是三項鐵人愛好者。

不僅孩子是自由的,父母也是自由的。

我記得阿彼講過:「我不想波子出世以後,我的世界就只是以他為中心,我們都希望仍然有自己的生活,仍然可以對世界好奇。」

到底他們一家之間自由但自律的互動是怎樣建立的,我們不知道,因為我們只是逗留了6天*。而且香港和德國的教育制度,社會氣氛太不同,好難可以比較。

但至少,如果有天我有自己的孩子,我要學習放手,放過孩子,放過自己。要記住,今天可以看見許多不一樣的風景,也是因為自己的爸媽願意放手。

舊相,這是還在爬行的波子,現在的他快要兩歲喇。

舊相,這是還在爬行的波子,現在的他快要兩歲喇。

關於Postcard 008 :

dydy008_01

我好記得跟阿彼最近的一次對話。那是一個平常的工作天,好像是出發前的兩個月左右。正當我在辦公室躲懶看Facebook的時候,身後傳來一個奇怪的問題。

「你和猴子在家是在飯廳吃飯的嗎?」阿彼問。

「er……是的。」我說。

「不看電視嗎?」他問。

「哦….看呀,也有許多時候會搬到電視機前面吃飯的。」我說,有少許尷尬。

他深思了一會,沉默。

我忍不住問:「你問來幹嗎?」

他說:「我正在思考,要怎樣佈置,才可以令電視機不再是家庭的中心。我覺得波子最近只是懂得看電視。」

不知怎的,這個對話我記得很清楚。可能,這是第一次有人跟我談論起電視機,卻不是討論要有幾多吋屏幕,而是怎樣不讓它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但,當然,最深刻的,是他從來沒停止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好好成長。祝波子快高長大,一家三口快快樂樂!

*註:這個家庭對孩子採自由態度,對helpers也是「三不管」:不管你餓不餓,不管你冷不冷,不管你是否睡得到。我們是不能在這間美麗的大屋逗留的,只能在自己的鐵皮屋車住,日頭熱,夜晚冷,沒有洗手間,要在車房外的草地解決。而且,沒有足夠的食物,連續六天只有麵包和芝士。他們對孩子很好,只是我們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傭人,待遇就很差了。所以,我們決定提早離開,也沒有和他們合照了。

update on 8/8/2013: 阿彼回信了。

update on 9/9/2013: 同事嘉良再回信。

Dydy,29歲,前Breakazine!編輯,為人膽小騰雞,卻心郁郁想認識世界。2013年急急搭上了工作假期的尾班車,與外子(又名猴子)開始一年的外地生活,離開之前已決定每個星期寫一張postcard回來香港給一個掛念的人。

dydy_sezto@yahoo.com.hk

Breakazin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reak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