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係乜乜乜》主持麥嘉緯 (Andy Wong 攝)

《我係乜乜乜》主持麥嘉緯
(Andy Wong 攝)

香港電台的麥嘉緯(Erik)之前主持清談節目《星期五主場》「單挑」嘉賓,不論官員抑或權貴,句句都質到應一應,令人印象深刻。(一小步2013年的訪問:星期五,守住港台的主場

這次主持《我係乜乜乜》(下稱《乜乜乜》),跑出的則是一段段「社會實驗」短片,這些片段在網上被廣泛傳開,引發了不少討論和報道。

(在「男神/女神」一集,《我係乜乜乜》找來兩位完全不同的男士:劉鳴煒和游學修,讓女參加者選出自己心目中的「男神」)

Screen-Shot-2016-01-31-at-3.39.12-PM

(近來,你在Google search「港女,男神」,頭幾頁的結果好多都與《乜乜乜》的節目內容和討論有關。)

 

電視觀眾和網民,中間有無連接點?

Erik坦言《乜乜乜》這個節目,始於一個需要被填滿的時段,「當知道有7集節目要做,我們就想,有什麼新類型想試呢?」而在思考要拍什麼之前,編導們再進一步想,自己最想講的是什麼,「我們都覺得個社會有好多價值都受到衝擊,變得好快。」他們最想探討的方向,是網民和傳統電視觀眾的認知落差:「有些用語在網上世界大家好熟悉,好像『港豬』,你上開網,一定會知道是什麼;但普通電視觀眾,好像我媽,就未必知啦。」Erik笑說。「這些在網上有好多討論的議題或者用語,回到一般普羅電視觀眾的時候,他們是覺得這些很陌生。」這次節目嘗試將這些網上的用語和討論,呈現在傳統電視觀眾眼前。

pig

(叔叔以為「港豬」即是本地豬肉……取自《我係乜乜乜》節目片段。)

 

在原點翻來覆去的「大廝殺」

有了想探討的問題,節目的方向就這樣定了下來。至於社會實驗,港台的節目不是沒有用過這種形式,但系列裏每一集都要有社會實驗則是第一次,這是因為他們想嘗試用其他形式呈現「羣眾參與」:「平時都會做vox pop(街訪)*,就是問問意見而已,我們就想,怎樣令羣眾的聲音在節目裏有多些不同的呈現?參與的方法又可以怎樣特別一點?」

Erik形容構思實驗的過程就像跟同事們互相「廝殺」:「平時我們做新聞節目,大概都有既定的形式……都會互相問意見,但不用討論那麼久囉。」而這次卻是由開始到拍攝之前一刻,都還在「磨」,「我們由上年(2015)7月開始brainstorm(腦震盪),但捽完一輪就全部ban了自己之前想過的東西,傾到真係要拍之前一日都還在改……總之就是來來回回地『磨』。」

這樣又「捽」又「磨」的「廝殺」,在參與《乜乜乜》的6位編導和監製尤翠茵(Gillian)中間不斷反覆進行。Erik說,「我們不會全部人一齊brainstorm的,一來人多難約啦,而且太多人都討論不到什麼,通常是兩個傾好了,再找Gillian來聽,然後通常就會聽到有嘢唔work……又要再想過囉。」

「現在我們慢慢摸到的『方法』是,題目定了之後,就要想在這個題目裏面,我們最想探討的、最想address的一件事是什麼?譬如『廢青』,我們最想講青年,或者世代裏面的什麼?是想講世代矛盾?向上流?青年對社會的看法?一個社會實驗只會呈現到一點出來。」所以不能太貪心。「你首先要整理自己想講的那一點是什麼,然後再想哪個實驗方法最能呈現到。」

Erik回憶:「『港豬』那集我自己好深刻,我們爭拗了好久用什麼實驗,講『港豬』,究竟想address溫水煮蛙?不關心時事?哪一個實驗才最呈現到我們最想指出的那一點?最後抝到拍之前那天,才決定用『Foot in the door』。」

footinthedoor01

footinthedoor

footinthedoor02

( 實驗「Foot in the door」請途人和朋友一起站在呼拉圈內3分鐘。實驗發現,若果由一個大些的圈開始,逐步提高要求,高達7成半人最後能做到站在呼拉圈內3分鐘。這比一開始就這樣的要求為之容易。)短片:https://goo.gl/vxxTbf

 

用平實的方法呈現「好爆」的現象

在《我係乜乜乜》裏的社會實驗,一種是證實一些社會現象、人性的假設,或者心理學的理論,就像「Foot in the door」,或者「習得無力感」;另一種就是在設計場景之下呈現人們真實的反應,就如「選男神」那集。

dreamman

(「選男神」那集其中一個最多人討論的畫面:當揭曉了男神候選人是劉鳴煒和游學修,有女仔立即由游學修轉軚去劉鳴煒那邊。)

package

(這句「成個package都係呢邊(劉鳴煒)好啲。」成了網民熱話。)

節目討論的是「選男神」準則,最後被討論最多的,是「港女」素人們的反應。有人或者會期望《我們乜乜乜》作為一個中立的節目,是可以拆除一些標籤和性別定型,不過事情之後的發展就並非如此。

Gillian說,「出來效果是,在網上的批評可能反而再強化這些標籤(譬如「港女」),但這件事也不是我們控制之內。我們只是負責忠實地呈現。」她強調,「最重要的是每個參加者都好清楚是在被拍攝,也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這條線我們『揸得好緊』。沒有一個女仔最後說後悔參與拍攝,她們很清楚這是自己的選擇。有個女仔直情話,『無論我如何選,網上的人都會批評我。』」

(新浪網:轉軚港女選過校花-冇轉都唔會讚我唔膚淺

Erik補充,他們的責任是平實地呈現,「有些場面,你知道出了效果會更爆,但我們不會用的,因為只需製造一個可以討論的空間就夠,所以只是平實地呈現設定環境下的情況就足夠了。」他們強調底線就是「唔特別加嘢,或者渲染一啲效果」。

來參加這些社會實驗的對象似乎要承受被批評的風險,那這些實驗的對象是怎樣找來呢?Gillian說,「呵,我的同事好多門路的啦。」不同的大學、家長會,或者商會也是編導們找實驗對象的渠道,「講真反應一定不會很熱烈,始終要上鏡嘛,但可以說,來得的,都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們通常都有好多想法,或者有壓力好想跟人分享。」

(Andy Wong攝。)

(Andy Wong攝。)

開拓討論和思考的空間

電視來到今日已是一個很傳統,也相對單向的媒介,Erik和Gillian謙稱不敢說《乜乜乜》能成為傳統觀眾和網民之間的橋樑,但由節目的製作初期已有意識地希望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

「以往通常我們只會在做完節目後,整集放上網,然後在facebook share。」Gillian笑,「頂多節目出街前在facebook宣傳下。」這一次他們在節目播出前就在網上發布內容和測試,然後在播出節目時再發布,成為節目內容的一部分,「同事也將不同的實驗segment(片段)抽出再在網上發布。」最後出來也證明擴散(viral)的效果比整集放上去更好。

更重要的,是希望讓觀眾對現時的網絡現象有空間去反思,其中一集,他們找來一些曾被網絡欺凌的朋友去重述怎樣在網上被無理批評,甚或被人身攻擊,Gillian說,「做的時都有擔心會否令他們再受批評,又再受傷……但播出以來暫時未有這樣的攻擊,反而是給他們一個發聲的機會。」(節目片段:https://goo.gl/jVMQN2)Erik總結,「始終節目的出發點,是希望不論電視觀眾或者網民,都可以對這些流行現象和標籤有多些思考,有空間多想一點。」

(全文完)

****

* 做Vox Pop/街頭實驗小貼士:「識揀人最緊要。」

《我係乜乜乜》的街頭社會實驗拍出來都很好看,因為可以看到人們的真實反應。可是做過街訪的都知道,一個出得街的case背後不知食了幾多檸檬。

做街訪,對很多新記者或intern都是必修課,有無心得可以分享呢?Gillian一聽就說,「認得是他(麥嘉緯)會好些。」Erik笑笑回應,「其實識得揀人都好重要。譬如行得好快的你就不要走過去了,始終好多香港人都趕時間。」

監製Gillian搔搔頭:「對啊,通常望下你,又不會匆匆走過,可能這些會有些興趣啦。還有就是,通常啦,後生的會肯參與多點,始終年輕人會覺得『上鏡咪上鏡,講咪講囉』較無所謂。」

另外就是要選個好的地點,例如有些參與是需要被訪者較長時間的,「譬如Foot in the door那次,我們就揀在公園找對象,因為無論什麼時候,都無人會想在混亂的旺角街頭站3分鐘,你用什麼技巧都無用啦。」Erik說。

 

text/ lokman

想看更多:

【來吧!我們一起做「社會實驗」】系列源起

《我係乜乜乜》:在電視節目中做社會實驗,為乜?

Ken Tai:一個人的社會實驗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