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館」來連結社區,這方法近年遍地開花。然而,每一個地區和籌辦者所呈現的故事館面貌又各有不同。

上回探訪了土瓜灣故事館(土家:讓街坊放膽講故事),它在一條小巷開放空間,讓街坊自由組合社區故事,預備面對沙中線的衝擊。這回,我們跑到觀塘,一個被稱為香港歷來最大的重建區。

4月才試辦的「觀塘故事館」,位於稍稍偏離觀塘市中心的翠屏邨,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觀塘會所(下稱「YMCA觀塘會所」),加上民間組織「活在觀塘」,共同製作。一個「老牌」社區中心,加上一個年輕的重建關注組,他們合作呈現的又是怎樣的觀塘故事?

DSC_9630

觀塘故事館的參與者(左起):插畫師彭啤 ,YMCA觀塘會所中心主任Kenny,攝影師Ivan Wong Photo by Andy Wo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抹不走的回憶

YMCA觀塘會所,位於翠屏北邨翠桃樓平台。翠屏邨是全港規模數一數二的公屋屋苑,我們也找了好一會才來到會所。採訪當天是星期六,會所裏聚集了一大羣小童軍,他們正準備出發考察,跑來跑去,精力無窮。小房間裏則聚集了一個中學生小組,埋頭傾project;大堂角落還有幾位老街坊,在翻報紙。

驟眼看來,YMCA觀塘會所和一般社區中心無異。

除了那一幅搶眼球的大幕牆。

DSC_9676

Photo by Andy Wong

相片攝影師是Ivan Wong,現職自由職影師,也是「活在觀塘」的成員。他曾在觀塘職訓讀設計,當知道觀塘要重建了,他就回來懷緬加影相,留個記念。

「某天我走過仁愛圍附近,就是潮聯小巴的總站。司機在抹車,車窗剛好反映一幢幢快將拆卸的唐樓。」司機一直在抹,卻抹不走那倒影。「就像雖然重建把觀塘的舊貌都抹走了,但它的故事仍在。對於我們這些曾在觀塘生活的人來說,那回憶抹不走。」

DSC_9600

「觀塘職訓培育了許多資深攝影師和攝記記者,他們都記錄了許多影像。」Ivan 說。 Photo by Andy Wong

當小孩在奔跑喧鬧,背景是這幅震撼的大相,感覺有點複雜。

走廊上還有區內老店的黑白照,亦有本地插畫師彭啤的立體畫作。

到底,孩子們明白這些故事嗎?

來會所的街坊會怎樣理解這些影像?

「我們是想由這些舊照片、圖畫,引發青年人、小朋友、街坊、媽媽們去問:這些人去了哪兒?然後再開始談現在的重建計劃,談受影響的居民,談觀塘的未來。」YMCA觀塘會所中心主任鄧永昌(Kenny)說。「我們和居民同度了50年,我們的服務是不能脫離觀塘的處境--即使我們只是一間社區會所。」

半世紀的社區中心

觀塘會所外觀。 Photo by 觀塘會所Facebook

YMCA觀塘會所在1963年成立,當時翠屏邨還是徙置區,觀塘還是新的衛星城市。「當年許多內地移民,在觀塘工廠打工。他們的孩子大多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我們就在7層大廈天台搞兒童會,照顧他們,教點基本知識。」80年代,這批小朋友都成了青年人,他們就轉為青年中心;同一時期,對整個雞寮(即現今翠屏邨)、秀茂坪重建,會所是88年才搬到現址。

「以前重建,居民雖然受影響,但他們是會回來,可以原區安置的。好像我們的會所呀,仍在翠屏。倒不像現在,你可能要從這個社區消失。」Kenny 說。

雞寮舊貌。 Photo by 活在觀塘

插畫家彭啤同樣是「活在觀塘」成員,他一直以sketching記錄觀塘變遷的彭啤。「就像最新落成的『觀月。樺峰』,許多街坊也覺得那是一座城堡。除了地下的衛生中心,當區居民與城堡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呎價實在太高。」他說。他在藍田讀中學,從前放學總會流連於觀塘。「單單是這個例子,已經可以問,到底重建是為了什麼呢?是真正為當區居民改善環境,還是要完全改變社區面貌,將原有居民趕走,為個區換血,帶來新鮮感?」

重建,把社區面貌改頭換面,變得高格調,變得更光鮮,但社區內原來的人卻沒有被重視。

「觀塘有好多住了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居民。他們都有自己的社交空間、習慣、歷史和生活,我們不可以一刀切,只是賠了款安撫了就算。這是太短視。」Kenny 說,「社區發展好需要由居民本身的生活和角度出發去做判斷,我們做社工都是想『助人自助,以人為本』,所以同活在觀塘的立場又有類似的地方,都想為居民爭取一些權益。」

其實像YMCA觀塘會所這樣投入社區發展,甚至和重建關注組合作的社區中心並不多。這是「觀塘故事館」其中一個獨特之處。

Kenny 當了社工廿多年,他不諱言近十年願意投放資源搞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社工行內稱為CD)的機構愈來愈少,會參與講重建講保育的更罕見。這都跟社署資助模式有關。

「社署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簽一份Funding Service Agreement,社署給你一舊錢,你就要達到它的目標,例如:每年有幾多個服務對象,有幾多會員等。如果你從社署subvented(補助)服務的範圍去看,這些目標許多時與社區營造沒太大關係。」

DSC_9561

「政府現時投放很少資源入CD,而未來亦應該是重點投放在長者。」Kenny說。 Photo by Andy Wong

Kenny 舉例,若你的社區中心服務對象是弱勢社羣,你就集中建立他們的自信心,是很個人、個案的處理等。「社工都是做『以人為本』工作,但不會從政治或社會角度去看,而是着重對象如何適應社會、個人成長的方面去做。」所以從這個角度,社會服務機構是可以不發揮作為CD的功能。「單是滿足社署要求,資源已經緊絀,大家還要怎樣努力思考,去搞社區發展?」

然而,Kenny 覺得他們有責任重拾這個角色。「如果你是一個在地的服務機構,你是很需要了解地區發生什麼變化,影響了哪些人。與人同行,就要了解他們身處的環境。社工好重視要讓人活出他的preferred identity,若外在環境根本不能造就他,這不是他個人能力的問題,我們也不能只專注在他身上做事。」

他頓了頓:「我們是覺得個人和外在環境是同樣重要。至少我們要把居民的聲音講出來。」

社區中心有人 藝文工作者有橋

因為早前物華街小販的抗爭,Kenny 見過彭啤的觀塘畫作,就邀請他參與觀塘會所50周年的活動,由此生出了「觀塘故事館」的主意。他們甚至在半年前已經寫好計劃書,打算向「市區更新基金」申請200萬撥款,讓「故事館」在觀塘長遠生根。

DSC_9660

彭啤和他的立體Sketch。 Photo by Andy Wong

可惜,翻查記綠,他們自從2013第一輪申請以後,一直也未有重新開放申請。那他們唯有邊行邊做,先是在會所內牆和大堂擺上Ivan和彭啤的作品。對於兩位藝術工作者和「活在觀塘」來說,這已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們以往只能透過Facebook,接觸到網絡羣眾,現在能於社區內有個定點可以接觸街坊,可以讓住在社區的青年人有意無意看到,已經相當不同了。」彭啤說。

除此之外,Kenny正逐步開展「一人一故事」計劃。他們與學校和教會合作,請青年人上門探訪居民,記錄他們的故事。當居民說故事後,作為答謝,青年人會送上簡單的物資,如米、麵等等。

「社署交託我們的任務,是要服務區內6至24歲的受眾,我們也不能忘記這個責任。所以即使是做社區發展的工作,我們的角色會是把青少年人,與社區內受影響的住戶連結起來。」Kenny說。收集到的故事,會再與「活在觀塘」的藝文工作者商量,要怎樣呈現。

DSC_9668

「一人一故事計劃」已在試行中。 Photo by Andy Wong

換過來說,「活在觀塘」也正在連結觀塘街坊做不同的社區活動,例如現正舉行的「齊撐真小販之我要手造梘活動」,就是動員街坊回收社區廢油,再造番梘。「我們之後亦可以嘗試透過會所的網絡,聯絡學校,請學生幫我們去派番梘呀。」彭啤說。

有人出人,有橋出橋,有空間出空間,彼此互相配搭。在連結街坊之前,讓有心的人先互相連結,形成羣體和公民力量。

這可能也是本地故事館的重要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塘故事館

地址:九龍觀塘翠屏北邨翠桃樓平台1 – 20號

聯絡電話:2727 5445

 

(全文完)

Text by dydy